乾隆皇帝的品位:珍陶萃美冊。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在位60年(1736-1795),退位之后又当了3年的太上皇帝,仍然掌握政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高龄且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有“18世纪皇帝”的称号。在位时,他曾经亲自考订文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置清宫典藏,故有人把他看成是首席博物馆馆员。特别是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沈阳故宫和热河行宫及南京博物院中的传世藏品,因多数皆可追溯出乾隆皇帝亲手典藏的痕迹,而明显地反映出他鉴赏文物的经过。 其中,他从乾隆二十年(1755)开始,陆续降旨绘制陶瓷和青铜器图册,虽然目前陶瓷图册已与画中瓷器分开保存,但是透过档案记载与院藏青铜器多宝格的组装样式,仍能追溯出陶瓷图册原来亦应与画中瓷器共置于一个木匣中。而且整个木匣即为一组瓷器多宝格,图册正是这组多宝格的典藏图录。 本篇所展示的《珍陶萃美册》绘制于乾隆五十年(1785),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既是一本可以赏玩的古玩册,也是一份内府藏瓷的档案资料——每一册画10件瓷器,每页作对开装裱,上页为品名与图画,下页纪录尺寸、釉色、形制、款识和前人的品评。画中收录的作品,透过原载品名,得知为定、官、哥、钧、龙泉窑,以及明朝宣德、万历官窑制品,从中展现出来的艺术品味,其实与乾隆皇帝降旨镌刻御制诗对瓷器的选择一样,深受晚明鉴赏观所影响。透过图册与画中瓷器的对照,具体地传达出乾隆皇帝的鉴赏品位。
乾隆皇帝的品位:珍陶萃美冊。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在位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6-13 23:45: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