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早已被记录:人积了阴德会有这样的痕迹,看看你有没有! 积极的心态带来了积极

嫱嫱聊玄学 2024-06-14 09:25:30

善恶早已被记录:人积了阴德会有这样的痕迹,看看你有没有! 积极的心态带来了积极的行为,从而带来良好的运势,也让面相越来越喜相。 而行善积德是人的道德修养行为,在这个过程,真心行善的人心胸是开阔的,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中对周围的人事施以援手,人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喜悦。 善良而乐观的人,身上形成了一种正能量的气场——也可以解释为“人格魅力”,不断吸引来正能量的事物,在施予与付出中也得到了外在的馈赠与回报。这种良性循环,按宗教和民俗的因果理论理解,即是善有善报。    心理的阴暗面,仇恨、嫉妒、贪婪等,折磨的是人自己,如再在实际的作恶行为,精神上的扭曲,最终也会慢慢在脸上显现出来。 强调的是有“变相”之功的阴骘纹。这也反映了曾国藩看相识人的高超之处。他拥有过人的相人本领,在实践中细致地察言观色,力求知人知面又知心。   他在札记中纪录了一些心得,如:“口唇太薄而颤动者靠不住”,“头如山者贵重”,“视上者傲,视下者诐,侧头旁视者则奸”。他甚至编写了《相人口诀》。他的兴趣影响了周围一批人,如胡林翼、李鸿章等人都具备一定的看相知识。 而曾国藩真正的用人之道,还是着眼于对方的人品。 他是重视人力资源的,曾经说“制胜之根本,实在于人而不在物”。同时对于人品不佳者的隐患,他也看得很透彻,他目光远,气量大,塔齐布这样的旗兵将领都被他请进了湘军的队伍中。在知人善任的基础上,他不断因材施教,磨练人才。 曾国藩对自身的要求更是严谨。他没有宣扬fo家的修福,但他一生都在努力地修身养德、“涵养心性”。 作为中国儒家学者,他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内圣”传统,坚守儒家道德,成为“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人物。这种文人的修心养性与世俗的行善积德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修德。

0 阅读:533
嫱嫱聊玄学

嫱嫱聊玄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