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大盘总体延续震荡调整走势,不过小盘股先于大盘股企稳,科技成长板块表现突出,创业板指单周上涨0.58%,沪指单周下跌0.61%。两市成交继续缩量,北上资金净流出超200亿元。
复盘来看,本轮调整始于5月21日,截至6月14日,沪指区间跌幅超4%,临近3000点关口。
那么,大盘继续下跌的风险大吗?科技股的持续性如何?
总体来看,近期市场调整主要源于监管政策、海外主要央行降息预期反复等多因素的扰动。
不过,这些因素对资本市场的负面冲击已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指数的跌幅之中,短期市场风险释放比较充分:
一是,监管政策作为本轮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对市场的负面冲击高峰已过,目前市场恐慌情绪已经明显收敛。并且,本次监管可看做是重磅会议前监管层主动出击,稳步释放潜在风险。预计重磅会议前,政策环境会相对友好,因此对后续的金融监管不必太过担心。
二是,虽然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反复,一定程度上压制了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不过,积极的一面是,目前国内流动性相对比较宽松,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健,国债逆回购和10年期国债利率处于低位。并且,重磅会议前,降准降息的预期仍比较高。
另外,从技术面来看,沪指临近3000点关口,在宏观经济韧性较强与政策面积极发力的背景下,预计沪指在此关口会有强支撑。虽然短线还难言调整已经结束,但整体风险可控。随着市场情绪的好转,叠加重磅会议窗口的政策利好催化,指数有望很快迎来一波反弹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