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架歼-6在试飞时不幸坠毁,受伤的试飞员走了8个小时都不见人烟!就在

论芸有事 2024-06-24 14:18:48

1987年,一架歼-6在试飞时不幸坠毁,受伤的试飞员走了8个小时都不见人烟!就在他油尽灯枯之时,竟突然看见一个放羊的男孩! (信源:中国新闻网,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可曾想过,一次险些夺走生命的空难,却成就了一段跨越30年的深厚友谊?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叫徐勇凌的空军试飞员,和一个名叫尹正海的彝族少年。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迹,以及人性中最闪耀的光芒。 徐勇凌,这个名字在中国航空界可谓是如雷贯耳。 他不仅是我国首批双学士飞行员之一,还是第一届硕士试飞员中的佼佼者。 但最让人惊叹的是,他是中国唯一一位两次跳伞脱险后仍继续飞行的勇士。 这样的经历,足以让他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传奇,但成为传奇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1987年2月19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成为了徐勇凌人生的转折点。 那天,年轻的徐勇凌正在执行一项万米高空双机超音速编队的任务。 对于一个刚加入空军不到半年的新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想象一下,当你坐在战斗机的驾驶舱里,周围是浩瀚的蓝天和厚重的云层,你正以超音速的速度飞行,身边还有一架战机与你并肩。 这样的场景,恐怕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就在这样惊心动魄的时刻,意外发生了。 由于一个微小的误解,徐勇凌的战机与长机险些相撞。 在千钧一发之际,徐勇凌果断地推动操纵杆,飞机在空中剧烈旋转,最终失去了控制。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徐勇凌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跳伞。 你能想象从近万米的高空坠落是什么感觉吗? 那种失重感,那种对未知的恐惧,那种生命悬于一线的紧张,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但是,凭借着过硬的专业训练和顽强的意志,徐勇凌成功地拉开了降落伞,最终安全着陆。 然而,安全着陆并不意味着危险的结束。 徐勇凌发现自己身处一片荒凉的山区,四周寂静无声,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他的手表停在了12点15分,这意味着他必须在天黑之前找到人烟,否则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危险。 就这样,徐勇凌开始了他的求生之旅。 他在山区跋涉了整整8个小时,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未知。 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命运给了他一个转机,他在荆棘丛中发现了一根放羊的木棍,紧接着,他看到了一个彝族少年。 这个少年就是尹正海,当时年仅16岁的他,成为了徐勇凌的救命恩人。 尽管语言不通,但尹正海还是明白了徐勇凌的处境。 他二话不说,就把徐勇凌带回了自己家。 你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 一个疲惫不堪、满身尘土的军人,突然出现在一个彝族少年面前。 换作是你,会怎么做? 尹正海的选择,体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他不仅给徐勇凌提供了庇护,还为他做了一份热腾腾的蛋炒饭。 对于饥肠辘辘的徐勇凌来说,这简单的一餐,无疑是他此生吃过最美味的食物。 随后,尹正海又冒着风险,带着徐勇凌穿过崎岖的山路,来到村公所,帮助他与部队取得了联系。 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不仅没有让徐勇凌退缩,反而让他更加热爱飞行。 他向组织提交了复飞申请,很快就重新回到了蓝天。 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徐勇凌屡创佳绩,成为了空军功勋试飞员,还担任过歼-10首席试飞员。 他的付出和勇气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 然而,即便功成名就,徐勇凌也从未忘记那个救了自己的彝族少年。 可是,由于军事保密规定,他在服役期间无法公开寻找救命恩人。 这份牵挂,一直深藏在他的心底,整整29年。 2016年,已经退役的徐勇凌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多年的心愿。 他通过社交媒体发起了寻找救命恩人的行动。 他连发10条微博,呼吁网友帮助寻找当年那个叫"小雷"的彝族少年。 这一行动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参与,充分体现了社交媒体在这类寻人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众多热心网友、媒体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徐勇凌终于找到了尹正海的下落。 原来,"小雷"并不是尹正海的真名,这个误会也导致了寻找过程的曲折。 得知消息后,徐勇凌立即从北京赶往云南元谋县雷稿村,只为当面感谢这位挚友。 当两人在阔别29年后重逢时,场面是何等感人。 面对昔日的"军中英雄",尹正海依然保持着当年那份朴实和勇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命中的某些相遇,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也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中国新闻网 2016年06月01日 《空军试飞员徐勇凌的云南救命恩人找到啦》)[心]

0 阅读:3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