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主题是望月和怀古。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和对无法团聚的遗憾。 这首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通过对明月的描写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深深的情感。整首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首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形象地描绘了明月从海面上升起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远方亲友的共同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友的共同望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雄浑的笔势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海升起,普照大地,诗人的情思也随之飘向远方。此句中的“天涯共此时”表达了诗人与远方的亲人共赏明月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第三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诗人通过表达对漫长夜晚的怨恨和因思念而无法入眠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之情。第四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无法入眠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无奈和遗憾。 最后两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人通过暗示无法将月亮赠送给远方亲友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和无法团聚的遗憾。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回到梦乡寻求团聚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诗自然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中秋佳节的传统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圆的渴望。 中秋节的魅力从未减弱。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一种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在这个中秋之夜,让我们一起赏月、吃月饼、读诗词,共同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中秋月,载各人哀愁。将思绪寄托在诗笺,一路传回人的心上。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6-28 00:23:1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