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郑强教授在衡水中学演讲时问道:“中国历史上只有1人,同时集满6个全国

聊聊环宇事 2024-07-06 14:18:00

2020年,郑强教授在衡水中学演讲时问道:“中国历史上只有1人,同时集满6个全国荣誉勋章,你们知道是哪位科学家吗?”现场来自全国各地3000名校长,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回答得出来。 【来源:环球网】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改革先锋”称号、“人民科学家”…… 当这些至高荣誉加身于一人时,你是否会好奇,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时代巨匠? 然而,比起这些耀眼光环,他的人生更像是一段隐秘而伟大的传奇,一段与中国核武事业紧紧相连的传奇。 他,就是程开甲,一个你或许并不熟悉的名字,却铸就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石。 1918年,程开甲出生于鱼米之乡江苏吴江。 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或许是寄托着家族对美好未来的期许,程开甲的名字寓意着“登科及第,金榜题名”。 而他也的确不负众望,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 教室、操场都留下了他刻苦学习的身影。 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他被学校留任,成为束星北教授的助教,正式开启了学术生涯。 1946年,他获得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的邀请,前往爱丁堡大学深造。 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指导下,他选择了超导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异国他乡,程开甲潜心学术,发表了多篇极具影响力的论文,甚至获得了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的职位,年薪高达750英镑。 然而,优渥的生活和学术成就并没有消磨程开甲的爱国之心,反而让他更加渴望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程开甲激动万分。 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和英国的优厚待遇,毅然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回到祖国怀抱的程开甲,先是在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物理学人才,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专著。 1960年,程开甲的人生再次迎来转折点。 他接到了一个神秘的调令,前往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报到。 直到这时,他才得知自己将要参与一项绝密的任务——研制原子弹。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踏上了前往罗布泊的征程,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隐姓埋名生活。 罗布泊,一片荒凉神秘的土地,却是中国核武器的摇篮。 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都没有阻挡程开甲和同事们研制原子弹的决心。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钻研,克服了苏联专家撤走带来的巨大困难,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震惊世界! 这一声巨响,不仅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更宣告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原子弹的成功,并没有让程开甲停下脚步。 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安全、隐蔽的地下核试验。 地下核试验是一项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任务,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数不胜数。 然而,程开甲和他的团队再一次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智慧。 1969年,中国首颗地下核试验装置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核试验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此后,程开甲带领团队先后主持了30多次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被誉为“中国核司令”。 尽管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程开甲始终保持着低调谦逊的作风。 他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核武事业。 直到1999年,程开甲的名字才随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颁发而为世人所知。 面对鲜花和掌声,他始终保持着平静的心态,因为他深知,荣誉属于国家,属于所有为核武事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程开甲的一生,是爱国奉献的一生,是奋斗拼搏的一生,更是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一生。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什么是“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科学家精神。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隐形巨人”,铭记他为中国核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铭记他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奉献的一生!#人物#

1 阅读:3550

评论列表

蓦然回首

蓦然回首

26
2024-07-08 19:49

他们那一代科学家的爱国心和重大贡献将永远镌刻在祖国历史的天空!程开甲钱学森于敏华罗庚邓稼先钱三强……一个个不朽的名字。是他们为中华民族铸就了坚固的盾牌!

风雨

风雨

16
2024-07-06 20:31

程开甲

用户18xxx25

用户18xxx25

10
2024-07-06 20:40

向程开甲院士致敬

聊聊环宇事

聊聊环宇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