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一家餐饮店发生了一起引人关注的事件。据报道,7月8日,店主蒋女士遇到了两位大学生,他们为了观赏日出而选择住在公厕附近。蒋女士深知他们的不易,于是在他们仅点了一笼小馒头时,心生怜悯,决定免费送给他们一包榨菜。
然而,这一幕却被邻桌的四位女士看在眼里,心生不满。她们质疑为何自己点的咸菜要收费,而这两名学生却能免费获得。蒋女士解释称,这两名学生是她的租客,因此给予了特殊照顾。但四位女士对此解释并不买账,气氛一度紧张。
不久后,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到匿名投诉,称该餐饮店售卖的青菜瘦肉粥中青菜未煮熟。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店铺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并查看了青菜瘦肉粥的制作过程。经过仔细调查,工作人员并未发现任何与投诉内容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事后,蒋女士怀疑这起不实投诉可能是那四位女士的报复行为。虽然无法直接证实,但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这种无理的投诉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声誉,也浪费了行政资源。
在消费过程中,商家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对特定群体实施优惠或赠送服务。正如航空公司为部分顾客提供免费升舱服务,或景区对本地人提供门票优惠一样,这些都是商家自主权利的表现。蒋女士的行为体现了她的人文关怀,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应呼吁消费者理性对待消费过程,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