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丨上经第132大枣

青旋记笔记 2024-07-14 02:28:05
大枣的故事 据考古资料证明,我国对枣的利用、驯化和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已有枣树栽培的文字记载,战国时期,枣已成为重要的果品和常用中药,汉朝时,枣树栽培已遍及我国南北各地,后魏时,传统的枣树栽培技术已经建立。“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在《诗经》中,存在着我国关于枣最古老的著述。除此之外,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等文人墨客都曾留下过吟诵枣的诗句,点缀着历史长河中劫劫长存的红枣文化。 红枣药用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用典籍《神农本草经》,书中将大枣列为“上品”,称其有“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等功效。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列113个药方中有65个用红枣做药引。“药王”孙思邈常年食枣,延年益寿,“久服轻身,常年不饥,似神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明枣有养血安神作用。“日食三颗枣,百岁不显老”“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这些民间谚语也充分说明了红枣在我国养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红枣富含钾、钙、铁、锰、铜和硒等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营养素,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同时,红枣还是第一批进入卫健委发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的食药同源类食物。因此,经常服药者可食用红枣,多吃红枣。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