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了很多书,孩子也不愿意看?看了很多书也写不出一篇好作文?
其实是孩子没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今天就来分享4个实操方法,提升孩子有效阅读能力,让孩子爱上阅读~
1️⃣阅读不漏字,不串行
早期我们给孩子读书、读绘本,或者让他听音频去看书,逐字、逐句的去看书阅读。
如果能够做到不漏字、不串行阅读,说明孩子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策略,那这个阅读习惯培养好了,我们就可以下一步。
2️⃣学会和生活建立联系,加深印象
在阅读过程中,把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学校、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孩子对印象才会更深刻。
像当时为了让我家孩子理解“情绪漩涡”这个词汇,就和他们做了一个科学实验,知道了情绪处在漩涡中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孩子当时就形容自己的情绪漩涡,是“生气到爆炸的小人拼命想找到出口”。
你看,当我把“情绪漩涡”这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具体可触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孩子理解就会更透彻,甚至还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延伸啦。
3️⃣学会总结归纳并预判
阅读不能直愣愣地,一直往后翻阅,而是要懂得停下来,比如在一些章节点,对前面章节的内容做一个回顾总结,然后让孩子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或生活经验,去预判、猜想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情节。
这样孩子看完了一本书,除了能梳理作者的逻辑思路和主要观点,还培养了总结归纳和预测的能力。
4️⃣学会辩证性的思考
- 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做?
- 这件事会发生有什么意思?
-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做?
- 你觉得呢?
完成前面三步,孩子已经能读懂了作者想要要表达的观点后,就得带着以下四个问题去挖掘底层逻辑了。
如果孩子看书能够到这一步,孩子的语文阅读理解真的不用愁啦~
所以你看,阅读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只有往下挖一层,再往前回顾一步,这样的阅读才是在学习、在思考、在提升认知的。
暑假到了,家长如果能陪着孩子把这四个阅读技巧培养起来,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好的阅读思维和阅读习惯就能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