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惊!曾毒害30万婴儿的三鹿集团董事长,被判无期徒刑,因在监狱中“表现良好”,五年间就获得三次减刑,甚至还让无期变有期,竟然都快要出狱了! 信息来源:2018年07月31日法制晚报 —— 三鹿前董事长三获减刑,无期减至不足16年 想象一下,你正在超市的婴儿用品区挑选奶粉,琳琅满目的产品中,一个熟悉的品牌引起了你的注意 —— 三鹿。你会买吗?这个名字确实曾经让无数父母夜不能寐,也让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008年,一场堪称“奶粉界911”的事件震惊了整个中国,三鹿奶粉,这个曾经让人们引以为傲的民族品牌,竟然在婴儿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结果?30万婴儿受害,这个数字比许多小城市的人口还要多! 三鹿的崛起堪称传奇,在董事长田文华的带领下,三鹿奶粉以“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口号迅速占领市场,然而,成功的光环似乎蒙蔽了田文华的双眼,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她做出了一个堪称灾难性的决定: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工业原料,用来生产塑料和粘合剂。没错,你没听错,是塑料!它之所以被添加到奶粉中,是因为它能在蛋白质检测中造假,让劣质奶粉看起来蛋白质含量很高。 但是,这种物质对人体,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极其有害,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008年8月,事情开始失控,各地医院接连出现婴儿患肾结石的病例,这些可怜的小家伙们有个共同点:都喝过三鹿奶粉,9月11日,媒体终于按捺不住,将三鹿奶粉与患病婴儿联系起来,揭开了这一丑闻的盖子。 随后的调查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全国共有29.6万婴儿被查出患有肾结石,其中11名不幸离世的婴儿中,6名可能与食用问题奶粉有关,这个数字,比许多战争造成的伤亡还要触目惊心。 更让人愤怒的是,三鹿集团在得知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后,不仅没有立即停产召回,反而继续生产销售。 从2008年8月2日到9月12日,短短40天内,三鹿集团竟然还生产了904吨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销售了813吨,赚取了4756万元。这简直是在婴儿的健康上赚黑心钱! 2009年1月22日,法律终于给出了它的审判,主要涉案人员张玉军和耿金平被判处死刑,三鹿集团被罚款4937万元,而作为三鹿集团董事长的田文华则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468万元,当时,许多人松了一口气,认为正义得到了伸张。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从2011年开始,田文华开始了她的“减刑之旅”。先是在2011年10月,刑期从无期变成了19年,然后在2014年5月,又少了1年9个月,2016年底,再次减少1年6个月。 按照这个速度,她可能在2027年就能重获自由,比许多人预期的要早得多。 每次减刑,监狱方面都会强调田文华表现良好,认罪服法,积极改造,但是,这些冰冷的法律术语真的能抵消30万个家庭的痛苦吗? 这一系列减刑决定引发了激烈的社会争议。许多人觉得,考虑到三鹿事件的恶劣影响,田文华的刑期减少显得过于宽松,有网友甚至质疑,在做出减刑决定时,有没有问过那些受害婴儿家庭的意见? 这种争议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法律的天平该如何平衡?一边是严格的法律程序,另一边是公众的道德期待,在这个案件中,两者似乎难以调和。 三鹿事件不仅是一个司法案例,更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诸多漏洞,从奶农到奶站,再到奶粉生产企业,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问题,这就像是一个由许多小洞组成的大窟窿,任何一个小洞都可能让整个堤坝崩溃。 事件后,中国政府加强了食品安全立法和监管,《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监管力度也在加大,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三鹿奶粉事件已经过去多年,但它留下的教训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我们,食品安全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而是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同时,它也警示我们,法律的公正性不仅体现在判决本身,更体现在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 所以,下次当你站在超市的婴儿用品区时,请记住这个故事,因为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保持警惕,才能真正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毕竟,在食品安全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利益相关者,都有责任为之努力。
吃惊!曾毒害30万婴儿的三鹿集团董事长,被判无期徒刑,因在监狱中“表现良好”,五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07-17 16:08:22
0
阅读:427
用户15xxx14
还表现良好???表现德够钱
用户10xxx47 回复 07-18 08:46
要让她坐穿牢底
用户13xxx07 回复 07-17 22:25
该是外面表现良好
地主
30万大头婴儿,承载了多少家庭,多少人的希望啊!如此祸害为什么不是死刑!
毛公虫
应该死刑,立即执行。不能让资本的力量害了人民,害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