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型紫癜?读懂气血平衡之道

我是严正松 2024-07-25 00:25:18
“气滞血瘀”型紫癜被视为一种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机郁滞和血液瘀滞而形成的疾病状态。 中医认为,情绪抑郁、紧张或长期精神压力可使肝气郁结,肝气不畅则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滞血瘀。 中医强调“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意即气能推动血行,血能载气。在“气滞血瘀”型紫癜中,气的推动作用减弱,血液随之停滞,形成瘀血。 . 治疗上遵循“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原则。常用药物如柴胡、桃仁、红花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同时,根据体质差异,还可配合调和脾胃、滋养肝肾的药物,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的自我恢复能力. . 综合调养: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饮食调养、情志调节和适当的体育锻炼。食用核桃、苹果等食物有助于活血润肤,同时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劳累,进行适量运动,都有助于气血的畅通。 总之,中医治疗气滞血瘀型紫癜注重整体观念,通过辨证施治,调整身体内外环境,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