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之九十:巴黎奥运圣火传递观后记(七月二十五日 周三)
巴黎奥运火炬传递从7月14日13时在香榭丽舍开始后,接着就在大巴黎地区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传递,昨天到达女儿家所在的上塞纳省库尔布瓦市,最终,圣火将于7月26日即奥运开幕当天,传递到塞纳河畔的开幕式主会场,在万众瞩目中点燃主火炬,由此正式拉开奥运盛会的序幕。
15时30分,我们按照政府张贴的海报,准时到达圣火传递的交接点——库尔布瓦体育活动中心旁边的一条街道上。街道旁的一片空地上全是临时搭建的各种娱乐设施,有很多适合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攀岩、模拟高尔夫球、篮球、蹦床等,还有免费手持火炬模型拍照的照相屋,随照随取。最拉风的是路边还有一个小舞台,有人尽情地在那里弹唱,劲爆的音乐声让民众热血沸腾。
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这条街道两旁,或是带着小孩参加各种免费活动,或是手持法国国旗翘首以盼。
16时许,83岁的库尔布瓦市市长科索夫斯基身披法国国旗的绶带和火炬手出现在交接现场,民众一片欢呼,争相与市长、火炬手合影。
约半个小时后,护卫火炬的保障车队一辆辆通过。伴随着震耳的音响,主持人高声与民众激情互动,接着身着火炬手服装的两位女士击掌交接圣火,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在火炬传递过程中,火炬手们不仅尽情地展现了法国人民的热情与活力,还通过他们的步伐和笑容,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友谊和团结的奥运理念。沿途的民众挥舞着法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旗,为火炬手们加油助威,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身在异国,亲临了巴黎奥运火炬的传递,我感触颇深:一是政府没有刻意地大规模组织,只是提前张贴告示,说明时间、地点,所以现场基本是自发来的民众;二是市长轻车简从,没有前呼后拥的随行人员,而且非常平易近人,不论肤色,不看大小,他总是微笑着与大家合影,满足他们要求;三是最让我们称道的是,现场没有标语横幅,却有很多孩子们玩的地方,这不仅极大地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还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奥运烙印,必将影响到一生。
回到家里,忘记了时差,这里还是太阳高挂,国内已是零点时分,我与《洛阳晚报》一位相识已久的记者聊起白天观看奥运火炬传递的情况,不由使我回想起16年前,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至巴黎时,许多留法学子和华人华侨自发赶到现场,为圣火传递呐喊助威、保驾护航,向全世界展示了崇高的奥运精神。我的女儿来子琪当时正在巴黎凡尔赛美术学院求学,她和同学们也参加了当天的圣火护卫,事后还作为代表之一接受了中国驻法大使馆的宴请答谢。当年,《洛阳晚报》这位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来子琪参加圣火护卫的始末,所撰写的报道《洛阳女孩巴黎护卫奥运圣火》还获得了当年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往事悠悠,薪火相传,从北京到巴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传播不会随着火炬传递的结束而终止,正如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