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23日,廖耀湘派宪兵去枪决作战不利的师长戴海容。宪兵闯进师部,戴海容指示卫兵: 这几个家伙,竟敢直呼老子的名字,把他们毙了。 戴海容,出生于1909年的湖北天门。他的军事生涯始于1927年8月,当时他加入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戴海容在战场上迅速崭露头角,从营长到团长,最终升至师长的高位。他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为国民党军队赢得了多场胜利,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声望。 9月,当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司令员林彪的指挥下,启动对锦州的攻势时,国民党军队的西进兵团在廖耀湘的领导下,被迫作出反应。 锦州的战略位置对双方都极为重要,它是通向东北其他部分的门户。解放军的战略是迅速包围并攻占锦州,以切断国民党军的后续补给线和撤退路线。成功后,廖耀湘命令部队急速西进,意图重新夺回这一关键城市。然而,解放军的迅速反应和坚固防线使得廖耀湘的计划很快陷入困境。 进入10月,廖耀湘指挥的部队向黑山和大虎山地区发起强攻。这一地区的地形复杂,对防守方极为有利。东北野战军的第10纵队在此地建立了坚固的防线,有效地拖延了国民党第9兵团的撤退。在廖耀湘的命令下,新六军军长李涛担任前线总指挥,他组织了一波又一波的敢死队对黑山阵地进行了多次冲击,但均以失败告终。 与黑山的战斗同时进行的,还有对大白台子的攻击。国民党第71军在向凤武的领导下,对这一战略要地展开了激烈的攻势。尽管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但第91师在戴海容的指挥下未能取得任何进展。向凤武对戴海容的表现极为不满,斥责他无能。在压力之下,戴海容下达了严厉的命令,威胁说任何临阵退缩的士兵都将被处死。 戴海容的副师长马鹤峰在接到命令后,带领部队多次发起冲锋,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未能突破解放军的防线。情况的恶化导致廖耀湘亲自到达71军军部,他一怒之下决定枪决戴海容,以此警示其他指挥官。面对这种生死关头的命令,戴海容采取了极端的行动:他指挥手下的宪兵杀死了前来执行枪决命令的宪兵,并最终成功逃脱至香港,从而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戴海容在中国内战末期面临着极其危险的境地。在决定逃离前线的危机时刻,他选择了用手中的金条换取两张至关重要的飞机票,这一决定使他和他的家人得以逃离紧张的战区。他们首先飞往了相对安全的北平,之后为了进一步躲避战火,又转往武汉避难。 在武汉,戴海容的生活并未因逃离战区而彻底平静下来。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为重整旗鼓,决定在武汉重组第71军。由于戴海容与新任军长熊新民私交颇深,熊新民决定提拔他为副军长,希望利用他的经验和能力为军队的重建作出贡献。然而,戴海容很快因战时的临阵脱逃行为被发现,这一行为在严肃的军事环境中是极为严重的罪行。 白崇禧,作为高级将领,对于军纪的松弛和士兵的背叛行为持有严厉的态度。他亲自下达了逮捕戴海容的命令,并将其关押于监狱。戴海容在狱中面临极大的生命威胁,最终不得不再次动用重金,通过相关人员的说情,才得以赎回自由。 戴海容在香港的晚年生活不仅是一段安宁的时光,更是他人生旅程的一个深刻反思期。这位历经沙场的老将军,曾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逐渐从前线退到了幕后,最终选择在香港这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安度晚年。 来自 陈予欢编著. 黄埔军校将帅录[M]. 1998
1948年10月23日,廖耀湘派宪兵去枪决作战不利的师长戴海容。宪兵闯进师部,戴
小史论过去
2024-07-29 22:10:28
0
阅读:4897
潇逸
这才是个聪明人
Achilles
他很聪明地保住了自己和家庭,否则他被杀了,啥都没了,而且为了蒋介石很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