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太监“十常侍” 东汉的“十常侍”是指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167年-189年)的一个宦官集团,他们因担任中常侍而得名,虽然实际上有十二人(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但通常被统称为“十常侍”。 在汉灵帝时期,十常侍因其与皇帝的亲近关系而权势滔天,被皇帝视为心腹,甚至有相当的决策权。他们不仅自身贪污腐化,还纵容家族成员横行乡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不满。然而,汉灵帝对十常侍的纵容和庇护,使得他们的权力得以不断扩张,宦官专权达到顶峰。 然而,随着东汉末年政治局势的日益动荡,十常侍的权力也引起了朝野的反弹。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去世,实权落入何太后及其舅舅大将军何进手中。何进决定铲除宦官集团,但谋划泄露后,张让等十常侍乘何进入宫之际,共同杀了何进。随后,袁绍率兵攻入皇宫,意图剿灭十常侍,大肆搜捕宫中宦官。最终,张让等其余十常侍劫持天子仓皇出逃,在黄河边上投河自杀,十常侍集团因此瓦解。
东汉太监“十常侍” 东汉的“十常侍”是指汉灵帝刘宏在位期间(167年-189年)
名著与历史
2024-07-30 22:38:45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