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看且从容,且停且忘且随风
是任新平
2024-08-02 00:37:02
有很多患者前来就诊,
除了病情描述,
还会加一句:
最近压力比较大,
心情也好不起来,
我很焦虑,抑郁,难受,
医生,我该怎么办?!
有时 去治愈;
常常 去帮助;
总是 去安慰。
一般除了安慰、开导,
我还想说一说,
跟疾病不一定有关系,
但也许有一定关系的,
情绪和心情的问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
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
难免遇到杂事烦心,也会有开心喜悦时刻。
所以,酸甜苦辣咸构成了生活的滋味。
《黄帝内经》讲:“凡诊病者,必问…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 。”又讲:“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中医讲人体的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虽与西医的脏器并不是一个概念。
但它的活动产生相关气机,于是就产生相应的情绪。
所谓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不同的情绪带动不同的气机变化,
你的面部就会产生不同的气色。
换句话说,情绪并非空穴来风,
而是有它的物质基础,
是人的五脏气机的精华所化生而来的,
五脏的精气所化生的。
情绪的活动是以你的精气和气血为物质基础的。
总之,情绪是有物质基础的,依托于你的脏腑,
依托于你的气血。
《黄帝内经·本脏》讲,“志意者,所以御精神,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意思是要提高我们的意志力,来适应寒暑的变化。要调和我们的情绪,不能妄动情绪。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们修持的时候要安住恬淡的状态,真气才会充盈,精神才会集中。心平气和才能不生病。
孔子说,己欲达,先达人,
圣人的度量大,
把每个人都能容下,
我们凡人度量小,
有些人和事未必能容下。
如果慢慢扩展自己的心量,
共情、理解、包容、和谐……
万事从容应对、泰然淡然处之,
则心境高度皆会有所不同。
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
应注意情绪平和,积极调节异常情绪。
避免七情异常,否则自身难达和谐。
用西医的说法,
吃好睡好休息好,精神好、情绪稳定,
免疫功能完善,相对更不容易生病!
浅喜于时光,安稳于日常
且行且看且从容,且停且忘且随风
疾病与情绪疾病与心情
————————————————————————
【任新平 医生】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多脏器超声诊断及介入诊疗。瑞金医院超声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