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七零忆旧(6)农村人的头等大事是盖房子,有钱的盖大房子,没钱的也盖大房子,似乎只有高大的房子才能彰显出生活的富裕。 春节之后,天气转暖,土地化冻,麦田泛青。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工了。我五岁时,家里翻盖房子,原先房子是父母结婚时建的,用泥和麦秸做成的土砖,被风雨侵蚀了七八年,多处漏水,到了不翻建不行的地步。父母几年积攒的钱,可以建三间堂屋,为了节约成本,请了邻居来帮忙。父亲是瓦工,我的姑父也是瓦工,有他们两个砌墙,余下的就好办了。 先是打地基,找一块大石头,两边夹上木头,紧紧捆了,再拴上几根绳子,五六个人,一个人扶着长的木头,嘴里喊着号子,其余的人拉着绳子,跟着一起喊:夯嘞——打嘞——伙计们使点劲儿啊,你别偷懒了啊……不仅节奏感强,动作整齐划一,被石头砸过之处,留下了一圈结实的地基。 来干活的人都不给工钱,但是要管饭。我母亲负责做饭,自家养的有鸡,鸡蛋比较多,每顿都煎十几个鸡蛋,找来邻居家的鏊子,炕油馍。油馍也就是烙饼,油乎乎的一层一层的饼,吃着特别香,这东西又顶饿,干一上午的重体力活儿,每人用一张饼卷着鸡蛋和大葱,大口嚼着,再喝一碗米酒,大家伙儿嘻嘻哈哈,吃罢饭,抽上几颗烟,说几段笑话,歇息好了,继续干活儿。 请人帮工,虽然少花了钱,却是不敢怠慢,生怕有不周之处,叫人抓了把柄,生出不愉快,后续的活儿就没法干了。不仅如此,还有一个问题,来帮忙的人都是趁闲了才干,有事儿的时候只管忙他们自己的事情,这样一来,有时人多,有时人少。人多的时候干活儿就快,人少时候,只有我父亲一人砌墙,我母亲和泥端泥,我也帮着搬砖,这样的速度就很慢了。我母亲性子急,总想快点完工,她越是着急,天气就越不给力,连着下几天雨,又没地方住,只好在塑料布搭的棚子里呆着,唉声叹气。说盖房子真是太难了,这次盖好了,以后再也不翻盖房子了。 没过几年,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又翻盖了。一是因为人口多了,住不下,二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快到相亲说媒的岁数了,父母存了些钱,就想着盖四间大瓦房,怕越往后砖瓦的价格越贵,为此,他们早两年就开始买砖头买瓦,三两年时间,就把砖头买够了,堆在房前屋后,一堆堆的,怕有人偷了去,用白灰水喷洒了,做上记号。 第二次盖房子的时候,人们的经济账都算得细了,外出打工的也多了,村里也成立了不少建筑队,有小包工头儿。盖一套房子工钱不少,少则四五千,多则七八千。在这种情况下,再请人帮忙就不现实了,谁也不会凭白出力,请人的也不好意思张口了,除非是家里确有困难,又不得不盖,才拉了脸四处求人,求来的人也多半是亲戚朋友。我的父母脸皮儿薄,他们商量了几天,最终决定把盖房子这事儿包给了村里一个工头儿,讲好了工钱是三千八百元,因为我父亲平时也参加他的包工队,况且这次盖房子的时候,我父亲也算一名工人,跟着砌墙,所以经过与工头商议,让了五百元。但是要在上梁的时候管一顿饭,平时每天要给工人发一包烟,烟不用太贵,五毛钱一盒的就可以。 盖新的房子,旧的房子要拆掉,拆房子也要工钱,为省这笔钱,我母亲叫来我的两个舅舅,我父亲找来了几个堂兄弟,大家伙一起用力,两天时间就把旧房子拆掉了。完整的砖用来给新房子打地基,能用的木头继续使用。动工之前,请了我的二大爷和我的小姑父两个人,看了宅子,把前后左右的位置定好,选个良辰吉日,破土动工。一切都按照算好日子和方式进行,工期很快,到了快上梁的时候,停工一段时间,包工头带着队伍去给其他户盖,一般情况下,是三四户同时进行,上梁前停工,是为了让盖好的墙往下沉一沉,免得上梁后再沉。没上梁的房子光秃秃的矗立着,叫人看着着急。我母亲这个时候又坐不住了,刚过了三五天,她就催促我的父亲,拉住那些工友,赶紧上梁。 上梁那天,自然又是一个良辰吉日,上午十一点准时把大梁安放好了,鞭炮齐鸣,这天发放的烟自然是好一点儿的,每包价值一元五角,得要要过滤嘴的。众人抽着烟,喝着啤酒,吃着炖鸡,红烧猪肉,红烧鱼,一个个乐得合不拢嘴。 房子盖好后,我的母亲站在屋里,看着一间间没有粉刷的房子,又是一阵叹息,说太累了太累了,这辈子再也不盖房子了。后来,我弟弟长大后,她和我父亲又一次盖了房子,而且是盖了两层的楼房,彼时他们都已是六十多岁的年纪了。如今,他们跟弟弟一起居住,因为东边的邻居盖了六层的楼房,地基挖得太深,伤了他们房子的地基,房屋下沉,墙上裂开了一道拳头大小的缝隙,母亲看着那些缝隙,很不是滋味,整日念叨还得翻盖,只是造价太高,有些吃力了。 在农村盖房不仅是攀比,更是有一种迷信。譬如邻居家的房要是超过自家的,就觉得各种运气被压制了,无论如何也超过去。为了这些事,打架闹矛盾的情况很多,住在我家前边的大伯家盖房子时,因为要和邻居的房墙齐,瓦檐的滴水要滴在我家的宅子上,我母亲不答应,为此发生争执,骂了好几天,最终以胜利而告终,却因此和我的大娘一年多不说话。
#70后#七零忆旧(6)农村人的头等大事是盖房子,有钱的盖大房子,没钱的也盖大房
红云文化分享
2024-08-02 17:39: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