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天津的一位老人静静地离世,享年92岁。他的名字是白方礼,一个不起

洋洋爱说史 2024-08-07 17:30:15

2005年9月,天津的一位老人静静地离世,享年92岁。他的名字是白方礼,一个不起眼的三轮车夫。然而,谁能想到,在他出殡的那天,送行的人群竟挤满了街道,时至今日,他的墓前仍旧鲜花拥簇。     白方礼家境贫寒,别人还在上学,他就已经外出讨生活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他靠蹬三轮车勉强糊口,经常挨打受骂,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   1944年,为了躲避战乱和贫困,他被逼去往天津,成为了一名三轮车夫。他在辛勤劳作中度过每一天,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辛劳和屈辱。   新中国成立后,白方礼凭借自己的勤劳成为了劳动模范,并依靠蹬三轮的收入抚养大了自己的四个孩子,其中三人上了大学。他不仅供是养着自己的家庭,还资助了20岁守寡的姐姐和侄子的教育。他的辛勤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改变下一代的命运。   1977年,白方礼74岁退休后,原本可以安享晚年,但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掉老家的几间老屋,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将全部积蓄3000元捐给村小学,并继续蹬三轮车,赚取收入资助贫困学生。   他对家人说:“我要把全部积蓄3000元,捐给村小学。从今天起,我要再蹬三轮,争取每月赚1000元,捐给困难的学生!”   从此,白方礼重新蹬上了三轮车,默默为贫困孩子们积攒学费。他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凭借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不断地捐助贫困学生。他的拼命工作也导致各种健康问题:酷暑天气中昏倒,大雪天摔倒,高烧时仍坚持蹬车。   一天深夜,白方礼还没有回家,家人找到他时,他竟还筋疲力尽地蹬着三轮车。他告诉家人:“我跑了趟杨村,30公里,赚了60元,可以让20多个孩子饱吃一顿,值!”他的每一分钱都用在了贫困学生身上,他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孩子们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即使到了90岁高龄,白方礼依然没有放弃助学事业。他在酷寒中来到天津耀华中学捐款,尽管身体已不再健壮,他仍坚持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捐给贫困学生。此后,由于身体状况恶化,他再也无法蹬三轮车,但他依然通过看车等方式筹集捐款,继续资助学生。   在他74岁到90岁期间,白方礼用蹬三轮车赚取的收入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总共捐出35万元。这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也是他十余年如一日辛勤劳动的结晶。他告诉我们,爱与奉献,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默默付出。   白方礼在临终前,对家人留下了最后的嘱托:“我又做梦了,挣了好多钱,我把钱都送给学生了!”他的梦想和信念,贯穿了他的一生,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在为孩子们的未来而努力。   2005年9月,白方礼平静地离世,享年92岁。白方礼用一生的汗水和爱心,捐资助学,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出殡那天,送行的人群挤满了街道,大家自发地为他送行,表达对这位伟大老人的敬仰和怀念。时至今日,他的墓前仍旧鲜花拥簇,白方礼的名字和事迹依然被人们铭记和传颂。   真正的伟大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在平凡中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改变别人的命运。白方礼走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0 阅读:63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