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雄:王克勤烈士

福美评过去 2024-08-08 18:33:37
王克勤(1920年-1947年7月10日),安徽阜阳县人。 1939年7月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8旅52团1营1连机枪射手。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解放军后,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培养下,王克勤迅速成长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英勇善战的优秀战士。从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王克勤毙伤敌人232人,俘虏14人,缴获步枪8支,9次立功,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1946年9月,王克勤被提升为班长。他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班里每补充新战士,他总是现身说法,启发新战士的无产阶级觉悟。他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大家搞好团结,并组织两个互助小组,开展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活动,对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很大作用。 1946年10月6日,在山东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他带领全班发挥战斗互助作用,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打退敌数次进攻,歼灭大量敌人,全班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任务。战后,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3人被评为战斗英雄,他被提升为排长。 同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号召全军部队普遍开展向王克勤学习的运动。他的“三大互助”带兵经验迅速在全军推广,对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部队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7月10日19时,第6纵队打响了进攻定陶城的战斗,王克勤率全排担任定陶北门攻坚突击任务。战斗中,王克勤身负重伤,但他仍咬紧牙关坚持指挥战斗,率领战士奋勇登城。 11日凌晨,王克勤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年仅27岁。 为纪念他,他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为“王克勤排”。中共定陶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县城北门改名为“克勤门”。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王克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致敬王克勤烈士!缅怀王克勤烈士!

0 阅读:0
福美评过去

福美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