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发布了一条警示:留学文书成为投名状。即一些留学机构为了走捷径,剑出偏锋,诱导孩子与家长,迎合美国某些高校的价值观,把孩子包装成“异见”分子,以提高孩子被录取的几率。 关键是这招的确管用,因为迎合了他们的观念,这时你的学习成绩与其他方面如何都不重要了,这也是美式政治正确。10多年前,我就曾听说为了上伯克利,有人把一个孩子包装成为中国LGBT的奋斗者,最后顺利被录取。原因就是伯克利很重视这个问题,有倾斜性保护政策。 为了上名校,一些中介和家长极端功利,无所不用,这是根本原因,造假造到没有任何底线的程度,造假成绩单,包括标化考试舞弊,虚假包装科研成就,竞赛成绩,没有你想不到的。最恶劣的就是投学校所好去包装,比如这次的警示。 发这个警示,是一件好事,至少提醒这个行业没有底线的人,虚假包装还是有后果的。也想提醒家长,虚假包装,给孩子留下的是一辈子的污点,即便上了名校,大概率可能也读不下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