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新曾节衣缩食地养了徐帆三年

束发带战术板 2024-08-10 10:06:22
1987年,30岁的杨立新和21岁的徐帆在武汉话剧团相识。两人经常同台搭档演出,一来二去渐渐熟络起来,杨立新一直像哥哥一样照顾着徐帆。 - 有一次,两人闲聊之际,徐帆无意中吐露心声,如果以后有好的机会,还是想出去深造。 - 也许,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立新回到北京后就帮着徐帆四处打听机会,正巧听说北京人艺和中戏合伙办了一个表演班,正在招生。 - 杨立新觉得这对徐帆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希望她能认真考虑。 - 徐帆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喜出望外,她二话不说就简单收拾了行李奔赴到了北京。 - 那段时间,见徐帆一个人在北京无依无靠,杨杨立新经常把她接到自己家来改善伙食,并对徐帆说:“你随时可以来我家吃住,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 后来,徐帆很顺利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因为跟杨立新越来越不客气,隔三差五就跑到过去蹭饭。 - 平时,杨立新夫妇俩省吃节用,但每次徐帆一来,夫妻俩都会做一大桌子的菜来招待她。见徐帆有贫血症状,杨立新太太还为她备着红糖和巧克力。就这样徐帆在杨立新家里吃了整整三年。 - 直到多年后,徐帆才在无意中听说,那些年自己在杨立新家蹭吃蹭喝的日子里,其实杨立新夫妇手头并没有那么宽裕,平时两口子在家吃清汤挂面连青菜都不舍得放。 - 对此,徐帆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给杨家添了很多麻烦。她感到非常羞愧,自己当时怎么那么不懂事,连问都不问一下。 - 而杨立新却轻描淡写地说道:“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什么!” - 可以说,如果当年没有杨立新的帮助,就可能没有徐帆的今天。 - 徐帆自然也对杨家知恩图报。她曾说杨立新是自己一辈子都要感恩的人。他不仅演技好,人品好,最重要的是乐于助人,也是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 的确,杨立新就是这么一位兢兢业业、德艺双馨的老戏骨。正是对自己要求极高的态度,他也成功把儿子培养得像自己一样懂事、优秀。 - 而对于杨立新的儿子,徐帆也把自己在杨立新夫妇面前得到的关怀都转移到了杨立新儿子身上,还多次在冯小刚面前极力提携他。 - 有人说,决定一个人能走多快的是能力,但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人品。当你做一件善事不求回报的时候,你只管去做,时间自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0 阅读:0
束发带战术板

束发带战术板

快乐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