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之一百零六:法国人的礼貌
在巴黎的公共场所,包括地铁里、公交上,很少发现有高声说话的,更别说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了。法国人的礼貌是出了名的,但也不乏有繁琐之处,坐个电梯就要有八九种不同的问候语。由于没有和法国人有直接接触和打交道的机会,只能通过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了解一些皮毛。
同居住在一栋楼里的居民,在电梯里碰面一定要打招呼的,无论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通常都会说“Bonjour”,你好的意思。下电梯的时候互道“Bonne journée/Bonne soirée”,祝您度过愉快的一天。
经常与老伴儿漫步在巴黎街头,看到一处不错的景色,我们相互拍照。这时,从身边走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者是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 ,会非常热情地用法语加上肢体语言告诉你,需要帮忙给你们拍个合影吗?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身领神会,马上把手机替过去,帮我们拍完照,我们也不忘用生硬的法语“merci”,说句感谢他的话。
在法国开车鸣笛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除非是遇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然轻易是不会鸣喇叭的,尤其是在市区,很难听到嘈杂的机动车鸣笛声音。有一次,女儿开车带我们到郊外一个景点去,在途中,不知什么原因,在我们车后的一辆车按了一下喇叭,随后我们与后边的车一同到了停车场,从车里下来一位六十多岁的女士,很抱歉地给我女儿说,对不起,不小心按到了喇叭,表示道歉。
丢东西对许多人来说都发生过,但在巴黎,不出以外都会失而复得。在这里,拾金不昧被视为一种具有高度礼貌的行为。在巴黎警察局,有一个创办于1893年的"失物招领处",丢失物品被事先录制在数据库中,只需要扫描一下标签就可以确认失物。如果没有人前来认领,他们就会被送到国家干预局进行拍卖或销毁。
印象中巴黎的老人不仅有礼貌,更有爱心。女儿当年刚来巴黎时,路不熟悉,一个法国老太太硬是陪她坐了五六站地铁,把她送到指定位置。还发现巴黎的老人普遍都喜欢孩子,就在昨天下午,我们带两个外孙在楼下玩,外孙骑的是带链的小车,外孙女骑的是没有带脚踏板的那种小车。一位慈祥和蔼的秃顶老头儿附下身子就给外孙女叽里呱啦说起法语来,第一次听了外孙女也讲起法语。随后听外孙翻译,老头儿对外孙女说的大致意思是,没有链子的车骑不了,不像你哥哥的那种车,骑得飞快。外孙女回答他,我还小,不像哥哥那样。
巴黎人的礼貌源于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交礼仪,还体现在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也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为法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