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之一百零七:蓬皮杜艺术中心
蓬皮杜艺术中心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之一。三座博物馆,基本以古代、近代、现代的时间线索来划分:卢浮宫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奥赛博物馆主要收藏1848 年至1914 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而蓬皮杜中心则主要收藏现代和当代艺术品。
蓬皮杜中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它的倡议者,法国总统蓬皮杜。1969年,刚当选总统的蓬皮杜宣布成立一个融合多学科、面向大众的文化艺术中心,期望它既是一座博物馆,也是一个艺术创作中心,还包含图书馆、放映厅、少儿活动馆等。
中心的建筑师是意大利的伦佐·皮亚诺和英国的理查德·罗杰斯,他们当时都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设计非常超前、颠覆传统。为了尽量创造宽敞的室内空间,并使室内光线充足,蓬皮杜艺术中心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以供内部使用。整个建筑物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其中除去一道防火隔墙以外,没有一根内柱,也没有其他固定墙面。
这座由钢管和玻璃管道构成的庞然大物,在巴黎市区特别引人注目。它位于巴黎塞巴斯托波尔大道东边的博布尔格区,离巴黎市政厅、巴黎圣母院、卢浮宫都不是很远。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建筑,除钢架结构外,全部为玻璃覆盖。外部有纵横交错的管道及类似脚手架的金属结构,各种管道涂着五颜六色的油漆,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系统,蓝色的是空调系统,黄色的是供电系统。加之上下楼的自动扶梯是建在楼外,由玻璃罩住,貌似一条从底层蜿蜒而上的有机玻璃的“巨龙”管道,给人的感觉这是一座“炼油厂”或“煤气中心”。正因为这一独特的设计,以及它为前来参观的人们提供领略文化艺术的舒适环境,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
整个文化中心的管理设备极为科学、先进,完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如检索、统计出入人次等,快捷而准确。由公共参考图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美术设计中心和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等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公共参考图书馆,是法国免费对公众开放的最大的图书馆。共有两层,一层是期刊与报纸阅览室,二层是图书室,全部图书杂志都是开架阅览,读者可以到整齐排列的书架前按类别及作者姓氏字母去查寻所需的书籍,也可随意翻阅各种各样的杂志;位于五楼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是目前法国最大的现代艺术品陈列馆,超过12万件现当代艺术品,包括现代派、抽象派、印象派、荒诞派、立体派、野兽派的绘画与雕塑。
我们步出蓬皮杜中心内部,到外部乘步梯至七层观景平台,俯瞰巴黎全景,远眺蒙马特区和圣心大教堂等标志性建筑尽收眼底,巴黎的城市风光一览无余。
蓬皮杜中心落成之初,就因其特殊的设计风格饱受争议,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不过几十年过去,它粗犷的外观反而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美学。然而作为一栋上世纪七十年代竣工的建筑,近几十年来蓬皮杜中心除了在1997年经历过一次历时三年的翻修之外,再也没有进行过大的翻新工程。
如今奥运会已经闭幕,蓬皮杜的翻修工作将正式拉开大幕。按照计划,搬迁工程将于2024年年底开始,并在2025年到2030年期间闭馆,进行为期5年的翻修工程。这次闭馆会是“彻底关闭”,除了展厅以外,商店和图书馆也会一并关门。也就是说,未来的4个月是最近几年最后一段能够参观蓬皮杜的时间窗口了,下一次见面会是五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