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因为什么,让唐高宗三叹“可惜”?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留下“海内存知己,天

浩然说文史 2024-08-22 21:57:25

王勃因为什么,让唐高宗三叹“可惜”?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他才华横溢,得到世人赞叹。而唐高宗李治却为他喟然长叹“可惜,可惜,可惜”,这又是为何呢? 王勃有才,六岁能文,十岁饱览六经,被当地的士绅誉为“神童”,十六岁科试及第,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官员,他的《乾元殿颂》词义壮美,唐高宗读后不禁惊叹:.“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高宗因欣赏他的文才,让他做皇子的幕僚,期间王勃却因作一篇《檄英王斗鸡文》惹恼了高宗被逐出长安,后又摊上人命官司险些丧命,他的父亲也因此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王勃为人至孝,心中对父亲充满了内疚,出狱后便急忙赶往交趾去见父亲,途中路过滕王阁,写下了名满天下的《滕王阁序》。诗词传到长安,被唐高宗无意间看到,高宗赞不绝口,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高宗懊悔自己当年因斗鸡檄文逐斥了他,便下诏招他入朝,但却被告知王勃已在探望完父亲回长安的路上,落水惊悸而亡,于是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可惜,可惜,可惜!”由此,我们也看出唐高宗对王勃文才的的钦佩和对他英才早逝的惋惜之情。#历史冷知识#

0 阅读:70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