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名中国联防队员执勤时被匪徒砍杀。指挥员在围捕穷凶极恶的暴徒时,不惜

洋洋爱说史 2024-08-29 17:36:10

2008年,3名中国联防队员执勤时被匪徒砍杀。指挥员在围捕穷凶极恶的暴徒时,不惜违抗上级命令,没想到他不仅没有因此受处分,反而荣获一等功! 对于军人来说,服从命令是入伍第一天就要谨记的事,军令如山,是每个军人整个军旅生涯最重要的一句话。但王刚在执行任务时违抗命令却反而得到了上级嘉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王刚是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的队长,作为边疆驻守的军人,他经常要面对很多暴力凶残的暴徒,而他“抗命”的这次,也正是出自于一次围剿匪徒的行动。 那是2008年8月27日,新疆3位联防人员正在照例对过往的车辆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却不想突然遭到了一群暴乱分子的袭击。 这些人足足有10余名,拿着开过刃的大砍刀朝着联防人员就是一通乱砍。 联防人员虽然随身携带防身武器,但一切发生得实在太快,他们又人数众多,最终3名联防队员还是倒在了一片血泊中,牺牲在这片自己守护的土地之上,而那群匪徒行凶之后,以最快的速度窜逃。 上级得知这件事为无辜牺牲的联防士兵哀痛的同时,更愤怒于这群暴徒的行为。 要知道,这并非这群丧心病狂的匪徒第一次作出这种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他们接连几次制造流血牺牲的事件,简直就是挑衅当地公安机关!况且这群人在作案之后逃窜,这就意味着他们非常有可能再次作案。 想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安全遭到威胁,上级立马向王刚所在的武警支队下达命令,要求全力追捕暴徒,为人民群众扫除危害。 王刚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后也高度重视,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最终确定了这群匪徒的落脚点位于新疆某村庄的玉米地附近。 得知匪徒的落脚点后,上级很快作出了围捕匪徒的要求,但这些匪徒所在的地方有不少群众居住,人民群众的安危便再次成为围捕路上最重要的一件事。为此上级作出指示:为了防止误伤群众,在与匪徒正式交火之前,不允许打开枪支的保险栓。 王刚按照上级的指示,按部就班地来到了匪徒的落脚点附近,然而等到他来到这里以后,却做出了一个与上级命令完全相反的要求:他要求参与围捕的特战队队员全都打开枪支的保险。 原来王刚来到玉米地后便发现,八月正是玉米生长繁茂的季节,玉米地中的玉米生长密集,给特战队队员的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 毕竟这里目前是那群匪徒的“老窝”,特战队队员对此却十分陌生,一旦突然遭遇,恐怕队员根本来不及打开保险。 考虑到这些,王刚果断要求所有特战队员提前打开保险,用来防止突然遭遇匪徒。面对队员的迟疑,他顾不得考虑其他的,只说一句,出事我担着。 他当然知道作为军人违抗命令后果将十分严峻,可是他更担心队员们的生命安全,他不能让队员们因为来不及开保险而被匪徒伤害,因此那一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违抗命令。 事实也正如王刚预料的那样,特战队员在玉米地小心向前排查的过程中,走在最前面的战士与暴徒碰了个猝不及防! 暴徒感知到他们逼近,便突然窜出直接刺向最前排的士兵刘志军,好在刘志军及时反击,这才不至于丢掉性命。 经过激烈的搏斗之后,这群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匪徒最终被全部击毙,此次围捕任务也圆满完成。就在士兵们全都沉浸在完成任务的喜悦中时,王刚却显得心事重重。 他在向上级汇报战情的时候,主动坦白了自己违抗命令的情况,并向上级解释了他的心路历程,主动提出了自我批评。 不过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上级对他的违抗命令大加赞赏,不仅没有给他处分,还授予他一等功的光荣称号和荣誉奖章。 上级很赞赏王刚在战场上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指挥能力,其实自古以来将军就有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特权。因为战场之上形势变化莫测,作为统筹大局的领导者时常不能顾及到突发的各种情况。 这种局面之下,就需要一个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术的将军。 王刚做到了,他的决定不仅对围捕歹徒起到了非常有力的帮助,更是维护了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0 阅读:67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