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馆」的中式美学浅聊(一)

猪猪说剧 2024-08-31 09:22:36
剧名《四方馆》 「四方馆」居然是琅琊榜的美术指导操刀,难怪整部剧配色舒服,处处用心,充分展现了中式美学和传统文化。10集看完,可以聊聊美术部分,在对比中理解何以为美。 1⃣️中式敦煌配色 四方馆很多场景参考了中国传统敦煌壁画的配色,展现大漠的异域风情和也传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敦煌壁画里最下方的乐伎舞伎,对比剧中的歌舞场景,服化道的配色保留了大唐盛世的神韵,又做了简化和再创造,把红配绿的感知提取出来,既有借鉴,又有创新。每个场景用红绿对比色为主色,辅助色和点缀色会根据剧情需要,相应调整。 2⃣️配色塑造群像共性 敦煌配色不仅用在了各式建筑场景中,也用在人物服装上,体现角色性格。比如四方馆的东馆制服是绿色,西馆是红色。红配绿是本能的,也是热情的,东西馆吵吵闹闹,又“亲如一家”,颜色上的设定很巧妙。 3⃣️配色塑造人物个性 除了传统红配绿,敦煌也有不一样的颜色,四方馆每个人物都有与自己独特的配色。比如谭侍郎的配色就让我想到了画家林风眠的敦煌作品,画家把飞天变成了温婉的自信,用色也非常谨慎,选择了深浅不一的蓝色,保留中式韵味,又给人亲近、温文尔雅的感觉。 而这个配色用在谭侍郎身上,和王昆吾的配色对比,人物性格一目了然。谭侍郎说的“煅烧之前不过是泥胎,煅烧之后方可成为有用之器”和他之后“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的举动,让色彩和瓷器的风骨、人物的命运联系起来,耐人寻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