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的8月生活# 诗贵情真 文/许奎 诗言情是中华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要写出一首直击人们心灵的好诗则必须情真。我们应当把“情真”视为诗词的生命和灵魂。这个道理就象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要“讲真话”一样浅显。但是,对于诗人词家来说,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遍观当今诗坛,虚假、矫情、造作、卖弄,无病呻吟,故弄玄虚,比比皆是,几乎成了诗词创作的一种通病。因此,我向来认为,诗词创作一定要抒发“真情实感”,拒绝“虚情假意”。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回眸中华诗词,那些雅俗共赏流传千古的精品名篇,无不饱含着诗人词家一腔真情。孟郊的《游子吟》抒发的是对慈母的“感恩之情”;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发的是失去爱侣的“生死之情”;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写的是心系苍生的“忧民之情”;岳飞的《满江红》、于谦的《石灰吟》、文天祥的《正气歌》、陆游的《示儿》诗表达的是诗人干净清白的“为官之道”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联系本人学习写作的实践,也深切地感受到诗贵情真: 本人生长于皖东北的一个农业县,“十八大”前任县政协秘书长期间,曾带领十几个政协委员,披星戴月,走街串巷“视察”城市环境卫生工作,不仅发现城市“脏、乱、差”,还更深入了解到环卫工人的辛酸以及官场的腐败,于是愤然写下了一首绝句《扫街翁》: 扫星扫月扫街难,扫退骄阳扫退寒。 衢靓手皴三日饷,不如官款半盘餐。 后来,这首诗被宿州诗词韩心荣会长加工推出后,在省内外主要诗词刊物发表,并且有幸在全国性诗词大赛中获奖。 我父亲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八路,解放后任乡长、区长、公社书记等职务,于二十七年前仙逝。母亲一生务农,年逾九旬。十年前,我有一首《奉先父遗命侍母北京游》的七律记述了对父母的“寸草”之情: 春晖寸草发新芽,侍母京华赏景嘉。 纪念堂前悲泪滚,天安门下笑声哗。 昆明湖碧留亲影,八达岭高观彩霞。 庭训至今留在耳,家慈心里乐开花。 记得有一年秋冬季节,我专程去南京参观“侵华日军大屠杀死难同胞纪馆”,心灵受到极大振动,含泪写下一首《七律.石头祭》: 石头城下石留痕,犹记当年血泪喷。 三十万人同死难,八千里路遍悲吞。 长城风吼大刀举,河水雷鸣战马奔。 尽扫阴霾赢盛世,勿忘国耻铸精魂。 这首诗被中华诗词杂志社推荐为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展示作品。 诚然,我的诗词水平并不高,尤其在韵律和意境上与省内外的大家相比还差得很远。但是,我从不作无病呻吟之诗,从不写虚情假意之词。我的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故事。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也是我小有“成就”的秘诀。 重亲情、惜恋情、忧民情以及爱国之情,好一个“情”字了得!人问:情从何来?答曰:情由心生!心生情,情生诗,情贵真也。 2023年10月22日草于古虹桃花源
#记录我的8月生活#诗贵情真
芹梦轩红楼人
2024-08-31 09:42: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