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买菜回来,张阿姨刚走到楼梯口,突然感到一阵眩晕,身体不自主的摇晃,手里拎的东西撒落地,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脚下旋转。张阿姨伸出一只手死死撑住扶栏,努力保持平衡,却无法抵挡那股强烈的不适感,心跳加速,视觉变得模糊,周围的声音变得遥远而模糊……
近年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促使眩晕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成人眩晕的患病率为7.4%,我国每年约有1亿人发病。眩晕的发作没有预兆,往往突然而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作为中国第一家西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开设眩晕专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年诊治病例达到1.5万人次,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眩晕专科。
作为眩晕专科主任,区永康教授从医三十年,接诊到各式各样的眩晕病人。很多病人面诊时像祥林嫂一样翻来覆去就一句“我头晕,好晕啊”,不能自主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全凭医生一双金睛火眼和敏锐嗅觉,根据蛛丝马迹一点一点地追寻,揪出真正的病因。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眩晕专科主任,区永康教授。/ 胡超扬摄
1、眩晕背后100多种病,病人挂号蒙查查
眩晕,作为门诊常见的第二大症状,仅次于疼痛。据不完全统计,眩晕症大概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眩晕在各年龄段都可以出现,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40%,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25%。
在2000年以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尚未设立眩晕科室,没有眩晕专科医生,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大量的眩晕患者得不到明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区永康指出,眩晕症状往往反复发作和迁延,病因复杂,涉及的病种起码有100多种,属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眩晕患者在神经内科、中医科、康复科、骨科、普内科、耳鼻喉科等多个门诊辗转就医,结果钱花了不少,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1993年,区永康毕业后来到孙逸仙医院成为一名耳鼻喉科大夫,开始接触到眩晕以及相关功能检查。“当时的医疗界对眩晕的认知还很肤浅也比较模糊,对于耳石症、前庭性偏头痛等眩晕病因缺乏相关了解。”区永康说,只晓得那时最大的眩晕疾病就是梅尼埃病,但治疗手段有限,无非是开点药打点针水。面对找不到原因的,不仅患者“晕”,医生也“晕”。
◎ 区永康为病人做检查。/ 作者摄
“直到1999年,我们在华南地区率先诊断出耳石症,对眩晕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区永康说,前庭是一个为动而生的器官和系统,在人体内耳中起到维持人体平衡和视觉稳定的作用,与前庭病变有关最多见的眩晕就是耳石症。眩晕通常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在门诊中,周围性眩晕大约占60-70%。其中前庭周围性眩晕大约30-40%为耳石症。
2、坐镇眩晕专科门诊,识破致晕“元凶”
区永康在成为主治医师后,对耳石症逐渐产生了兴趣,自学了很多国内外资料,临床上不断琢磨,把耳石症钻研得比较透彻,是国内较早开展耳石症诊治的专家之一,渐渐地在患者心中有了口碑。
“记得有一个海丰的病人,像一尊佛一样坐着被抬过来就诊,三天三夜都不敢睡,因为一躺下就晕,时任科主任郑忆庆教授让我去看看病人,我觉得很像耳石症,就用手法给他做复位治疗,治疗还没结束病人就睡着了,连我都感到惊讶。”区永康回忆说到,在那个年代,很多医生都还不大认识耳石症,有了几次成功的经验更加坚定了他对耳石症的兴趣。
◎ 人工复位对医生的手法有很高的要求,现在耳石症的治疗多数采用机器复位治疗。/ 作者摄
郑忆庆教授慧眼识才,积极培养年轻医生,大胆放手,他说:“阿康治好了多位耳石症病人,眩晕值得好好做下去,会是未来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于是,郑忆庆带领团队开设了眩晕诊疗中心,并把重担交到了区永康手上。
晕有眩晕、头晕、晕厥之分,还有昏昏沉沉,区永康在门诊首先会帮助病人理清是什么样的晕,然后在眩晕的次数、时长,有没有听力下降、头痛等一步步引导病人,遇上一个复杂的病,他光在问诊环节就要花上10分钟。
“患者常常首先想到是颈椎病和供血不足,往往首次就诊在骨科、神经内科。”区永康提醒,不要病急乱投医,应该到眩晕专科检查清楚。这里,有病人因为过度劳累,突聋伴随眩晕;也有病人因下雨气压低,梅尼埃病复发了;还有的病人眩晕,是因为中耳炎侵犯内耳,或者耳朵长带状疱疹病毒,甚至是不良的掏耳朵习惯,棉签不小心戳进内耳。
相比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可能更复杂,复杂的病例也需要多个学科会诊。
◎ 耳功能检查室外,很多病人在等候。/ 作者摄
近日,一位怀孕5个月的孕妇出现眩晕,当地医院诊断是耳石症。“但我给病人一做眼震检查,杂乱无章,”区永康从这个细节捕捉到重要信号——病理性中枢性的眼震,这说明不是耳石症。经多学科会诊给孕妇做磁共振检查,果然发现小脑有一个非常大的肿瘤,证实是中枢性病变引起晕眩。
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区永康在诊治上多留个心眼,“心脑血管病也是眩晕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脑卒中可能以眩晕为首发症状。我前几天接诊到一个50岁的病人,长期高血压,晕了快一个月,前庭功能检测显示有损害。”当区永康了解到病人有脑梗病史,立即提醒他做个脑部磁共振排查是否脑梗复发。检查结果提示病人左脑出现了新的梗塞病灶,幸好发现得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 66岁黄大叔,左耳鸣听力下降10年,伴发作性眩晕3年,专程从深圳过来找区永康看诊。/ 作者摄
眩晕跟偏头痛也有关。患者以女性多见,也有儿童发病的,是一种狡猾的晕,会模仿很多病,既可以像耳石症一动就晕,也可以像梅尼埃病一样有听力障碍,有时候又可能是视觉诱发,比如看多了斑马线、来往的车流、坐车刷手机然后就晕起来了,不少病人住了几次院都查不出原因,又是区永康帮他们找到了病根——前庭性偏头痛。
◎ 区永康告诉患者,病变位置在前庭。/ 作者摄
区永康大概一上午要看40个病人,经常是门诊里最晚走的那一位。“每次下诊后累到动都不想动,”他坦言,病人永远是看不完的,也希望举办更多的学术交流吸引更多年轻医生对前庭医学的兴趣和加入专业诊治队伍。
3、药物、手术和康复,联手精准治晕
一晃30年过去了,眩晕诊疗日益规范化,不仅有指南引导,有国际先进的听力、前庭与平衡功能评估及3D步态评估技术,作为医生诊断的得力帮手,更重要的是,眩晕的治疗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实现了涵盖药物、手术治疗与康复训练为一体的精准综合治疗。
◎ 眩晕检查康复室。/ 作者摄
8月13日,“一代歌神”张学友在演唱会上因眩晕症发作意外跌倒,他自曝患了“耳水不平衡”,这个病在医学上对应的就是“梅尼埃病”。有不少病人认为梅尼埃病治不好,没有特效药。
区永康表示,梅尼埃病相当于耳朵得了高血压,其实这个病通过专业的阶梯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的。患者要做好防与治相结合的长期自我管理,根据梅尼埃病的发作期、缓解期、顽固发作和平衡康复四个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治疗。
梅尼埃病的药物,主要是改善内耳循环、控制眩晕及利尿剂、激素药等,70%的患者通过药物是可以控制的。在病急性发作期,主要依靠静脉或肌注药物控制眩晕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注意卧床、闭目休息。
在不发病的缓解期,患者要避免劳累,熬夜,尽量不喝浓茶、酒精类饮品等,坚持清淡低盐饮食。
大概有10%的梅尼埃病患者,是需要做手术的。区永康说,对于顽固、频繁发作的患者,经过半年以上的药物治疗失败了,病人还有一定的听力功能,应该考虑内淋巴囊减压保守手术,类似于青光眼的减压手术,虽不是根治,但加上药物可能实现 1+1>2的效果。
对于听力重度受损,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这类患者可考虑内耳迷路破坏,前庭神经切断术等治疗手段。
对于内淋巴囊减压治疗效果不好的梅尼埃病患者,可以考虑近年来新兴的半破坏性外科手术——三个半规管阻塞术,最早用于治疗难治性耳石症,后来发现对治疗梅尼埃病有明显的疗效。
“这个手术相当于局部建立起三道防水闸,精准、定向防止内耳耳水冲击,可有效阻止眩晕的发作。”区永康自2012年开展三个半规管阻塞手术,至今累计超过200例,95%以上的患者在术后得到治愈。
最近,区永康又对该手术进行了研究改良,“将内耳器官大部分功能保留下来,不造成损害,从而让病人的听力得到保留下来,已经看到很好的前景”。
◎ 在眩晕检查康复室,BPPV转椅测试。/ 作者摄
眩晕发作最怕跌伤,患者通过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提高平衡能力预防跌倒,目前已有基于虚拟现实VR的前庭康复训练仪为患者提供专业的锻炼。此外,打太极、八段锦等运动,也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平衡功能。
“每当看到病人说不晕了,有疗效,笑着离开诊室,就是我感到最高兴也是最自豪的时候。”区永康说,医学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新技术新治疗方法需要加强普及,让更多人知晓,才能为更好地为病人解决痛苦。
作者|叶芳
通讯员|黄睿
编辑|廖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