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赵理君杀害了中统局的人员,不料被有“五虎上将”之称的蒋鼎文捕获。赵理君仗着自己是戴笠身边的红人,嚣张地喊道:“蒋鼎文,你太不识相了!” 戴笠手下有四大干将,也被称为军统四大金刚,其中最厉害且凶残的莫过于人称“活阎王”的赵理君。 凡是杀人放火的事情交给他,他一定会处理得干干净净,不留任何线索。正是因为他的极端残忍,深受戴笠的喜爱。 蒋介石擅长权术制衡,为避免特务系统尾大不掉,特意将其一分为二,导致徐恩曾与戴笠之间矛盾重重,有时甚至会暗地里除掉对方的手下。 当时,赵理君不仅是军统局的重要干将,还兼任华北地区战地督导团,也就是说,在战场上,凡有军人不顾命令后退或逃跑,他都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除了担任明面上的职务,他还在暗地里召集了大量流氓地痞在山西东南部一带活动。表面上是打击日本军队,但实际上却与日本浪人勾结,从事物品尤其是毒品的走私,赚了大量不义之财。 然而,他的违法勾当被河南行政专员韦孝儒掌握。韦孝儒也是中统局的一位干将,在掌握了赵理君与日本人勾结的证据后,他欣喜若狂,立刻报告给了中统高层。 但还没等到徐恩曾展开部署工作,韦孝儒却在河南洛阳参加一场会议时突然失踪,就连身边的两位侍卫也一并消失。 如此重量级官员的失踪,自然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重视。徐恩曾或许已经知道这件事就是军统干的,只有戴笠这个杀人不眨眼、没有任何下限的人才会干得出来。 彼时,蒋鼎文正担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官,负责河南、河北等地区的抗战军事部署。作为当地军政首脑,对于如此重大之事,他自然需彻查到底,弄个水落石出。 与此同时,在重庆,中统的最大后台陈果夫和陈立夫两兄弟自然不会咽下这口气。戴笠这个小人物已经骑到了他们兄弟的头上,如果再忍下去,恐怕到时候他还会在他们的头上撒尿。于是,陈果夫上书国民党中央,请求严惩凶手。 蒋介石在得知这件事后给出指示,必须在10天内找到凶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经过中统局多位干将接连不断的调查,原来凶手竟然是戴笠的爱将赵理君。 蒋鼎文迅速签发了逮捕令,将赵理君捉拿归案。一开始他拒绝承认这件事是自己干的,但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最终还是承认了作案的意图和经过。在招供的同时,他还透露自己早在抗战前就成为日本人的爪牙,是不折不扣的汉奸。 蒋鼎文查看卷宗发现,这不单单只是一个杀人案,更牵扯到中统和军统之间的暗斗,当然还牵涉到日本人。一时间,他深感案情重大,难以决断。 于是,他直接将这个案子上报至南京。蒋介石在看完卷宗后怒不可遏,没有任何犹豫,大笔一挥,要求将犯人就地正法并立即执行! 随后,蒋介石又将戴笠叫到办公室。这位杀人不眨眼的军统头子看着幕后老板,内心既忐忑又害怕。正当他想要解释时,蒋介石大步向前给了他一耳光,大怒道:“给我滚!” 戴笠慢慢退出办公室,虽然脸上火辣辣的,但他内心却很高兴,这次又安全着陆了。不过,他对赵理君之死还是感到有些惋惜,因为赵理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特务人才。这仇,他必须报! 徐恩曾利用韦孝儒之死,卸掉了戴笠的左膀右臂,大大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内心非常高兴。其实,不只他一个人高兴,还有陈果夫、陈立夫以及其他被军统打击的国民党政客,都感到无比兴奋。 戴笠和蒋介石一样,都是睚眦必报之人。这口气,他一定不能咽下去。没过多久,有人向他举报徐恩曾的情人王书青在成都从事走私活动。 戴笠立刻抓住这一机会,将走私案上报给了蒋介石,并攻击徐恩曾利用手中掌握的特殊权利为王书青及其家人从事非法活动大开绿灯,必须予以严惩! 蒋介石在获得了这份资料后先是感到震惊,同时又担心这是戴笠故意夸大其词。后来,综合多方资料证明这件事是真的。 于是,他便将徐恩曾叫到办公室质问:“你与民争利,闹得国人皆知,民怨沸腾。你要好好管教管教家里人!” 虽然话说得不是很重,但徐恩曾从此不再受到蒋介石的重视,逐渐成为边缘化人物。
1942年,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赵理君杀害了中统局的人员,不料被有“五虎上将”之称
洋洋爱说史
2024-09-04 17:40:33
0
阅读: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