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是个北京女孩儿,小时候的她性格是大大方方的。
在一次采访中看到这样一件事: 杨紫小时候坚信自己会成为大明星,还要求同学们必须崇拜她。 她还把同桌的作业本每一页都签上自己的名字,美其名曰找做天后的感觉。
她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并且对自己的演艺之路充满信心。 她有这样的信念并非一时兴起,作为童星,她从小就展现出不俗的演技天赋。 她可以是《家有儿女》中性格明媚成绩好的开朗小雪,也可以是《孝庄秘史》中自小就温婉端庄的小宛如。 戏路宽,不受限,杨紫未来的演员路本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可是,从小浸淫在娱乐圈中注定了杨紫敏感的性格。 因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更是让慢慢长大的她开始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怀疑。 杨紫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说过,宋丹丹曾劝她好好学习,不要把心思都放在当演员上。 原因就是她长得不够漂亮,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捞不着什么好处。 从杨紫接二连三的提起这件事就知道,她受这句话影响很大并且深信不疑。 她认同了宋丹丹传达给她的思想,认定了自己只要不漂亮就永远不会火。
同时,残酷娱乐圈流量至上的法则再次给了杨紫当头一棒。 那时的杨紫处于青春期,脸型五官都还没长开,更不存在什么岁月沉淀的气质。 小时候拍的那些戏也无法被她当成优秀简历,从而让剧组选择她。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好不容易拿到了一部戏的杨紫,又在临近开机之时被替换。 这时,无论是经纪人还是粉丝,都在不约而同的告诉杨紫一个道理:没有商业价值,你是会被取代的。
杨紫开始削尖了脑门往小花赛道里钻,明知自己不适合也要去演仙侠剧《青云志》。 并且一定要在各种仙侠剧中出演四海八荒的大美女。
不负众望地是,杨紫火了,但可惜的是,她本来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路人缘逐年走低。 更可怕的是,杨紫并没有随着自己的爆火而重新变得自信。 回首她整个发展历程,宋丹丹的话和被换角一事是她人生中难以逾越的两大鸿沟。 她始终无法与之和解,并且还在不断接收外界传达的诸如此类的信息。 她不断要在时尚圈有所突破,参加时装周、换造型师、接触高奢代言。 还不断在各种仙偶、现偶剧中满足自己成为大美女的梦想。
但她越是用力过猛,拼命想要证明自己,越是被束缚其中,伸展不开手脚。 换来的,是外界更加肆无忌惮的嘲弄。 她如同陷入一个死循环,找不到出口。
杨紫被pua的太厉害了,她永远无法明白,真正的美应该是对外界的风言风语是视若无睹。 既然已经实绩在手,何不笑看疯狗? 杨紫的美,真的无药可救吗? 《焦虑症的自救》中有一句话:“当焦虑的症状来临时,你要做的不是对抗它,而是接受它。” 换句话说,你接受的不是焦虑,而是那个始终无法与之和解的自己。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越是想要得到什么,反而弄巧成拙。 当你真正放下了,接受了,顺其自然的去做该做的事,你想要的东西反而悄悄地来了。
对于杨紫来说,她的美并非无解。 只要等到某一天,她对“美”不再执着时,自然拥有了云淡风轻的气质。 杨紫的小花路,不能说完全是错,毕竟如果不是《青云志》,她也等不到《香蜜沉沉烬如霜》。 杨紫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在这一点上,她应该感谢自己。 可是,一夜爆红后她有过很多次可以转换赛道的机会,却偏偏被她的不自信而摒弃了。 一而再的接演古偶,就算演再多的大女主又有什么用呢?
时至如今,她还在不正确的地方瞎使劲儿,拼了命想要拿到时尚资源和高奢代言。 作品的选择也是高重复性的,比如《长相思》再火,也不会对她有更多的加成。 杨紫要做的,是回忆一下《战长沙》和《欢乐颂》带给她的国民度和路人缘的提升。 感受一下,当演技淋漓尽致的爆发出来时,她通身的酣畅淋漓。 杨紫本该是青衣,在各种不同的剧本中体会不同角色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生境遇。
让角色成为培养皿,带给她以心境的变化,生活的感悟,阅历的增长,口碑的提升。 从而变得更加看淡世事,荣辱不惊。 到那时,还愁没有时尚表现力?还愁没有高奢代言? 少闲着没事去巴黎铁塔下跳舞就行了,非但不会表现出你的松弛感,反而让品牌敬而远之。 在擅长的地方多做事,杨紫应该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