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81岁女院士在央视节目上“出尽洋相”,当人们看到女院士的鞋跟都因为老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4-09-06 17:35:29

“泪目了!”81岁女院士在央视节目上“出尽洋相”,当人们看到女院士的鞋跟都因为老化掉落时,女院士尴尬自嘲:“竟然出这种洋相。”撒贝宁哽咽的说到:“您这不是出洋相!以前听说一个科学家准备了七套一模一样的衣服省下挑衣服的时间,以前还以为是传说,现在看来是真的......”   信源:光明网2023-12-11——这个“洋相”,让撒贝宁哽咽到差点当场落泪……   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曾出现过让人心疼与敬佩的一幕,8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当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缓步走上舞台时,没有人注意到她脚上那双普通的皮鞋,细心的主持人撒贝宁突然注意到,舞台地面上散落着一些黑色的碎屑。   当撒贝宁弯腰捡起一片仔细端详后,惊讶的发现这些碎屑竟然是从王志珍院士的鞋底脱落的,随之脱落的还有一只鞋的鞋跟,这一刻所有人都像主持人撒贝宁所说的一样,“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说出我此刻的感受!”   尽管王志珍院士为了节目也精心准备了,但这双看起来崭新实际上已经因为老化到走起来掉落碎屑的皮鞋,让所有人不禁泪目,可王志珍院士却自嘲的表示是出了洋相,撒贝宁却说:“这不是洋相,看到这一瞬间我才知道一个科学家在乎的是什么。”   看到王志珍院士因为这一幕略显局促的举动,其实应该是让我们感到不安,这一刻皮鞋掉落的碎屑更像是洒在我们科学进步道路上的光芒,让我们知道了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是像王志珍院士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   一双意外“出洋相”的鞋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朴实无华的一面,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那种淡泊名利、专注科研的可贵品质,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以及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王志珍院士的故事要从半个多世纪前说起,从小就对科学充满好奇的她在195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后来王志珍成为了最早一批被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她远赴德国深造在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学有所成的王志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归祖国,在当时那个年代我们甚至连试验器械都需要靠科研人员自己动手制作有一次王志珍和同事们用“土办法”制作了一台冷冻干燥仪。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台自己动手制作的仪器在一次实验中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遍布实验室的每处角落,幸好当时的实验室内并没有人在,这么惊心动魄的事件让王志珍院士至今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1993年王志珍提出了一个震惊学界的观点,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不仅是一种酶,还是一种分子伴侣,这个发现打破了人们对蛋白质折叠的传统认知。   同时为相关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就是凭借这样的原创性成果,王志珍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了中国生物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除了科研工作王志珍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她经常鼓励年轻人要有远大理想要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在科研之余她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科研事业。   当王志珍讲述完自己的科研经历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双老旧的皮鞋那些散落的碎屑,在这一刻似乎有了新的意义,它们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尴尬而是成为了一位科学家朴素生活、专注科研的生动写照。   节目结束后王志珍院士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们纷纷表示王志珍院士的朴素作风让人感动,她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更是值得每个人学习,正是有王志珍院士这样优秀的科学家们,才让我们在科技的道路上勇攀高峰,让我们所有人为之自豪、骄傲。   王志珍院士让我们感觉到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资源,而是像王志珍这样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人类的进步贡献着力量。   在王志珍院士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成长,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缩影,是一个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

0 阅读:50
初六睡不醒社会

初六睡不醒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