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男子外出遛弯,不料,在路过垃圾桶时,被扔在旁边的一个陈旧老物件吸引注意。

牧童的娱论 2024-09-08 12:52:30

河南,一男子外出遛弯,不料,在路过垃圾桶时,被扔在旁边的一个陈旧老物件吸引注意。他走近一看,瞬间惊呆了! 李大爷原本是一名普通的退休职工,生活平淡,偶尔和几个老朋友喝茶下棋,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可在几年前,他无意间参加了一个古董展览,被那些雕花精美的瓷器、历经岁月洗礼的玉器、泛着铜绿的青铜器深深吸引。自那以后,他开始迷上了古董收藏。 “这玩意儿可得靠眼光和经验,捡漏全靠一双慧眼!”李大爷总爱跟朋友们这么说。 他下定决心要学好这门“技术”,开始四处搜罗,什么古玩市场、跳蚤市场都成了他的“必逛圣地”。 只要有一丁点儿年代感的东西,他都会研究半天,然后琢磨着收回家。 不过,李大爷这新爱好也让家里平添了不少“宝贝”,但这些“宝贝”在李大娘眼里简直就是一堆“破烂”。 “又拿回这么多没用的东西!你就这么不舍得花钱去古玩店里买点好货,偏要在这些地摊上捡破烂!”李大娘总是气呼呼地抱怨。 李大爷每次听到这些埋怨就嘿嘿一笑,仿佛完全听不见。 每当他找到心仪的“宝贝”时,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便会绽放出满是孩童般的兴奋,似乎这些古董承载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他对生活的热情。 某个初秋的下午,阳光斜照着小区的林荫道,李大爷和李大娘像往常一样,手挽着手,边走边聊。 他们走得并不快,偶尔停下来,看看街旁的小摊贩或者邻里聊天。不知不觉,他们来到小区一角的垃圾桶旁。 就在李大娘准备绕开的时候,李大爷的目光突然被垃圾桶旁边一个陈旧的木箱吸引住了。 这个木箱显然已经历经了岁月的洗礼,表面满是灰尘,边角还有些磨损,甚至上面还有几道裂痕。 但是,李大爷眼光独到,他第一眼就注意到箱子上那精美的雕刻和铜质的锁扣。尽管外观老旧,但那做工显然不是普通物件。 “哎呀,这不是破烂吗?你可别再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家了。”李大娘皱着眉头,看着那个看似破旧的木箱,赶忙劝道。 李大爷倔强的性子一上来,根本听不进去。他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那个木箱,越看越觉得这东西不简单。 “你别说,这东西可有年头了,雕工这么讲究的木箱,现在可不多见啊。”他自言自语,仿佛已经忘记了旁边的李大娘。 “你这人怎么就这么固执呢!又是破烂,捡回去你准备放哪?”李大娘气不打一处来,直摇头。 可李大爷这次铁了心,嘴角微微上扬,眼神坚定地说道:“我就带回去好好收拾收拾,说不定是个好东西。” 不顾李大娘的反对,他小心翼翼地把箱子捧了起来,像捡到了宝贝似的,打算带回家。 回到家后,李大爷立即开始动手清理那个箱子。他先是买了松脂油,又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小心打磨。 随着尘土被擦去,箱子的原貌渐渐显现出来,精美的雕刻线条越发清晰。 箱盖上的浮雕描绘着一幅古代图景,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箱子的锁扣虽然生锈,但依旧保留着铜器特有的光泽,一看就是手工打造。 李大爷越看越喜欢,心里隐隐有种预感,这箱子绝不是寻常之物。他翻阅了不少收藏的书籍,甚至还拍了几张照片,拿去问了几个朋友。 没想到,朋友们纷纷表示这箱子看起来确实像是老物件,年代可能不短了,但具体的价值却没人敢轻易下定论。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大爷的箱子渐渐在圈子里传开了。许多搞收藏的朋友听闻后,特意上门来看这个“捡来的宝贝”。 有人出价一万,有人甚至直接开到了两万,想要买下这个木箱。 “李大爷,这东西真是个好货色,咱们可别错过了好机会啊,赶紧出手,说不定再过几年就不值这个价了。”有人规劝道。 可李大爷哪是那么容易被说动的人,他抿着嘴,眯起眼,摆摆手说:“你们别劝了,这箱子我是捡的,但越看越喜欢,我就打算留着自己用,不打算卖。” “李大爷,这东西不卖实在可惜啊,放家里又占地方,不如趁早卖个好价钱!”有人不甘心地继续劝说。’ 但李大爷依旧摇头,态度十分坚定。 李大娘原本以为李大爷会禁不住诱惑把箱子卖了,毕竟他们家经济条件一般,几万块钱也不是小数目。可没想到,李大爷还真是一根筋,谁来也说不动他。 时间久了,李大娘后来也不再反对了,虽然嘴上还是偶尔抱怨两句:“这破箱子留在家里有什么用,还不如换点钱实在。” 但她心里也明白,李大爷捡回来的不只是一个旧物件,而是他生活中的一份乐趣,一份热情。#说TA##故事##文物##民间故事#

0 阅读:2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