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直口快、有怨必报,廉颇的逸事再次证实他的刚烈倨傲 廉颇之所以能留名千古,一方面

浩然说文史 2024-09-09 22:49:53

心直口快、有怨必报,廉颇的逸事再次证实他的刚烈倨傲 廉颇之所以能留名千古,一方面当然离不开他的赫赫战功,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留下的许多趣事。这些趣事不但塑造了廉颇的性格,也进一步勾画出廉颇的晚年岁月。 大部分人第一次知道廉颇,应该都来自于小学语文教科书上的《将相和》。将相和的故事改编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篇列传中,太史公生动地 描述了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一段趣事。 公元前282年,蔺相如在渑池会盟上大放异彩,为赵惠文王挽回国威。因此,回到邯郸后,赵惠文王将蔺相如拜为上卿,地位甚至比廉颇还高。廉颇下朝后愤愤不平,认为蔺相如原来不过是个平民,凭什么现在能爬到自己头上。廉颇还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每次上朝都称病不出,外出看到廉颇也转车避开。蔺相如的门客都认为他过于懦弱,蔺相如却直言道:“我尚且不怕秦王,又怎么会畏惧廉颇将军?但我知道,秦国之所以害怕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如果我们俩互相争斗,势必不能两存。因此,在国家危难面前,个人私怨算不了什么!”廉颇知道后大感羞愧,立刻脱去上衣,背负荆棘前往蔺相如府上道歉。从此,廉颇和蔺相如成为知心好友,将相和睦也成为千古美谈。 第二条逸事发生在长平之战期间。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将廉颇罢官免职。廉颇回到家后,所有的门客都离他而去。但是,当赵孝成王重新重用廉颇后,那些离开的门客又都聚了回来。廉颇对此大感意外,让他们都离开。门客们却说,只有当他有权势时他们才会跟随廉颇,这有什么埋怨的? 最后一条逸事则发生在廉颇晚年。他因率兵攻打赵悼襄王派遣的将军乐乘,而逃亡魏国。当赵悼襄王想重新启用廉颇时,有顾虑廉颇是否已经年老。因此,他派遣使臣前去查看。没想到派出去的使臣被廉颇仇人郭开收买,他回国后向赵悼襄王说:“廉颇虽然还能吃一斗米、十斤肉、披挂上马。但是,在吃饭期间,廉颇就上了三次厕所。”于是,赵悼襄王认为廉颇已经年老,不再启用这位老将。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的三则奇闻不仅将廉颇的形象刻画的更加丰满,而且也向我们展现了廉颇倨傲、刚烈的性格。 参考资料 《史记》、《战国策》#历史冷知识#

0 阅读:23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