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曾叫器“用核武炸中国”的武大985女硕士王懿,曾发文“坚持不饿死”“顿顿吃萝卜也值得”,但最终饿死在了她心心念念的“发达国家”日本。 信源:环球人物2023-09-05——王懿,在日本饿死前的最后3个月 2023年日本的一间出租内日本警方发现了一具已经去世多时的遗体,他们也是见怪不怪毕竟这种被称为“孤独死”的现象在日本并不罕见,每年约有3万人以这种方式离开人世。 但这种现象这往往出现在老人或者没有自理能力的人身上,而经过鉴定这是一具年轻女孩的尸体更让人吃惊的是她竟然是饿死的。 这个人叫王懿曾经也是个被称为天才的女孩,16岁考入吉林大学学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后来又考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这个转变也许预示着她内心的某种躁动。 这样的学习经历本该为她铺就一条光明的职业道路,但谁又能想到曾经的天之骄女沦落到饿死的地步,可踏入社会后的王懿本来是从事了翻译和写手的工作,却意外接触到了一些网站,这些网站上的内容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渐渐地她的行为言论都走向了极端,在2021年她甚至发表了“核平中国”的言论,这一举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而前一年她向亲戚们借了20万元用于申请签证的资产证明前往了日本,她也并没有想着还钱一事还发文称“我就是做流氓”。 可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日本后,她的生活却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她的学历并不被认可还有语言不通的障碍都导致她想找取一份工作谋生变得异常困难。 等王懿意识到自己只能去麦当劳打工的时候,她的身体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虚弱也是无法胜任,她经济上的窘迫也很快的显现出来,她只能依赖社交媒体上的频繁“求捐”来维持自己在日本的生活。 这种方式显然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也改变不了她的现状,只能让她忍饥挨饿的活着,可就在这时她也还是没有醒悟直言,就算吃不起水果顿顿吃萝卜也值了,这也让人忍俊不禁。 在生活的重压下王懿的精神状态也变得异常,她的社交媒体更新变得越来越奇怪,有时候会发一些莫名其妙的内容,有人认为她可能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异国他乡她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帮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懿的身体状况持续恶化,她频繁摔倒每次摔倒都比上一次更严重,直到2023年8月王懿在东京的出租屋里孤独地离世,就连她的父母也不愿意前去给她收尸。 王懿的死讯传回国内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人可怜她的遭遇,也有人批评她的言行,可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个曾经优秀的年轻人走上了这样一条不归路? 王懿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沉浮,还体现出了一些年轻人的心理状态,他们对国外生活怀有一种近乎盲目的向往,仿佛国外的天空更蓝草地更绿机会更多,这种“向外看”的心态,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现实往往比想象更为残酷,像王懿这样的年轻人在踏上异国土地后,常常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就业困难等问题接踵而至,让他们措手不及。 更糟糕的是一些人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不是选择正面应对而是将失败归咎于祖国,甚至发表极端言论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心理倾向。 面对这种现象有识之士提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爱国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热爱,这种教育应该让年轻人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进步,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这里的“正确”也并不意味着单一和僵化,而是要培养年轻人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国内外的差异,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机会。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应该包括提高年轻人的文化自信,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让年轻人深入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化,能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在面对其他文化时保持自信和开放的态度。 爱国可并不等同于排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以开放的心态了解世界,汲取各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经验,真正的爱国应该是在了解世界的基础上,更加珍惜自己的国家,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懿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思考珍惜祖国的发展成果,也呼吁我们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热爱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新一代年轻人。
2023年,曾叫器“用核武炸中国”的武大985女硕士王懿,曾发文“坚持不饿死”“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4-09-11 18:42: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