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锦囊|班级管理“引导”和“监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监管与引导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应当明确,引导为主,监管为辅,同时监管和引导双驱并驾,相辅相成,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监管和引导并非单纯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交融、互为补充的。在监管的过程中,更要融入引导的因素。引导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在监管的具体行为中进行引导,此时的监管更侧重于指导、纠正和帮助。另一方面,在日常教育里,通过丰富多样且具体的形式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自我成长。 学生群体具有其特殊性,他们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控性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也容易在成长的道路上犯错。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监管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 它是帮助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引导他们走向正轨的必然之举,也是传统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没有严格的监管,就难以保证良好的秩序;没有良好的秩序,就无法营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更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行。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监管绝不等于压制、体罚、殴打、虐待、冷漠、侮辱、谩骂,也不等于盯死看牢,机械、刻板的强加管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还可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监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给予学生亲近、关爱、引导、指导和帮助。 教育应当是充满温暖和关怀的。当学生犯错时,我们不倡导一味地批评、指责、体罚,而是要积极帮助他们寻找自身错误的根源,端正他们对待错误的态度,让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以及应该如何改正。 比如,当学生出现抄袭作业的行为时,老师不应只是严厉斥责,而应耐心与其沟通,了解其抄袭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然后针对性地给予辅导和鼓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在教育学生的旅途中,我们要巧妙地平衡监管与引导的关系。用监管为学生划定行为的边界,用引导激发他们内心的正能量和自我驱动力,让他们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有道德、有素养、有担当的社会栋梁。
班主任锦囊|班级管理“引导”和“监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教育学生的过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4-09-12 08:06: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