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称直播间卖假货需要完善监管#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如果主播在直播间卖假货,需要承担下列责任:
1.刑事责任: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如果主播明知所销售的商品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然进行销售,且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就可能构成此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在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并且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就可能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2.民事责任:
退货、更换、修理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直播间销售者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假货进行退货、更换或修理。
赔偿责任:如果直播间所销售的商品存在假冒伪劣等情况,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适用退一赔三的规定;如果商家存在欺诈行为且消费者因此受到损失,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此外,如果商品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销售者还需要承担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和财产损害赔偿责任。
2.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可以对直播间卖假货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例如,根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可以处以货值金额一定比例的罚款,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销售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
信用惩戒:相关部门可以将卖假货的直播间运营者、主播等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对其进行信用记录,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的商业活动或者其他相关行为,影响其信用评级和商业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