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妻行房事的时候,旁边为什么要有一名丫鬟守着?看着男女主人做这种事情,她们就不会脸红吗? 大家都知道,男女情事是一件极其私密的事,但凡在做这种事时多几个人观看或参与,那性质就变了,可是要接受法律惩罚的。但是在我国古代时期,大户人家的夫妻行房事时,都会安排丫鬟在旁边守着,甚至参与其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古代大户人家阶级分明,地位森严,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身份和地位,不能做超出身份和地位之外的事情。 除了主人家外,丫鬟小厮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有专门洒扫的,也有贴身伺候的,而前面说到的专门守在床前的一般是通房丫鬟,是专门陪着小姐一起出嫁过来的丫鬟。 通房丫鬟和其他丫鬟不同,她们一般是女主人娘家特意挑选培养出来的,长得都比较好看,身段也好,能够贴身照顾女主人,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能被男主人看中,还有机会被抬为小妾,生下自己的孩子。 这在我们看来觉得不可思议,毕竟按照我们现在的看法,这就是妥妥的给自家闺女培养情敌,但在古代却没有这种忧虑,毕竟在主人家眼里,这些丫鬟压根不算真正的人,就是个物件而已。 那么为什么要专门培养这类丫鬟呢? 第一:陪伴。古代女子并没有那么多的自由,她们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能够出门的机会是极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自己的闺房,看到的也是那一片天,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年龄相仿的丫鬟就很重要了。 主家会早早的挑选年纪合适的丫鬟贴身照顾小姐,陪着说话、游戏等,这些丫鬟在小姐出嫁后就是她最信任的人,要帮着已出嫁的小姐处理各种事务。 第二:引导。古代女子出嫁时年纪都非常的小,对于性知识知道的就更少了,只能在大婚前一天听女性长辈模模糊糊的教导一番。这个时候通房丫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接受过专门培养的通房丫鬟要在小姐不清楚的情况下,充当起教导嬷嬷的作用。 第三:替身。这个就很明显了,在女主人身体不适或者不方便的时候,作为通房丫鬟就要担负起代为行事的作用。另外,安排通房丫鬟也能有效防止男人出门找乐子,毕竟卖身契捏在自己手里的丫鬟更可靠。 第四:月嫂。能够被女主人选为通房丫鬟,那就证明女主人对她是极其信任的,因此很多通房丫鬟在女主人生下孩子后,还要兼任月嫂,帮助照顾小主人。 除此之外,在主人夫妻房事结束后,通房丫鬟要及时清理床铺,保持床铺干净,还要为主人清理身体,让主人能够舒适的休息。 总之通房丫鬟看似不用做什么重要的活,只需要好好的服侍女主人就行,但实际上她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那么,通房丫鬟在面对这些事时,是否会感到难堪羞耻,或者是否可以直接说“不”呢?对此只能说基本上不要想。 首先古代时期地位森严,通房丫鬟说好听点是奴隶,但实际上就是个物件,没有任何的地位,主家可随意打骂、买卖,死了都没人问的。这样的身份和地位,压根没有任何权力说“不”。 即使通房丫鬟受宠被抬为妾室,甚至生下孩子,那也无济于事,身份地位在那摆着,想要实现身份的跨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生下的孩子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庶子,只能算是半个主人。 其次通房丫鬟早早就接受过专门的教育,贴身伺候这个使命已经深深的刻在她的脑子里,压根不会有羞耻感,这种时候她唯一想的就是帮助女主人,完成自己的职责。 在我们看来,这一不可思议的情况实际上见证了古代女子的悲哀,封建社会下,男人和女人的身份、地位不对等,而同性别的人还被划分为三六九等。 明明都是娘生爹养的,有的人穿金戴银,高高在上,享受他人照顾,有的人却人如蝼蚁命如草芥,如同物品一般被人随意买卖,这是时代的悲哀。 当然,古代让丫鬟守在旁边的这一习惯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根源,是值得研究的,它很好的反映了古代的等级制度和男女关系,对古代时期的家庭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也有很好的说明。 对于这一习惯,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思想上批判是否正确、合理,我们只需要尊重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就行了。除此之外,我们最需要做的是珍惜现在!
古代夫妻行房事的时候,旁边为什么要有一名丫鬟守着?看着男女主人做这种事情,她们就
超哥评历史
2024-09-22 00:13:3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