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解放军副师长张清荣驾驶小船跑到台湾,毛主席大怒,立即叫来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处理这件事,罗瑞卿想了想,决定用反间计除掉这个叛徒。 1938年,19岁的张清荣在家乡保定参加了八路军,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当中。 到了1945年,张清荣已经是副营长了,后来被调到炮兵师担任团长,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立过不少战功,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1955年,已经是炮兵师副师长的张清荣被授予中校军衔。 副师长授中校,似乎看起来有点低了,但当时有不少炮兵副军长都只是上校军衔,而且张清荣曾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家乡亲戚谋私,被组织记大过处分,因此他授中校军衔并不冤枉。 正因为如此,张清荣内心非常不满,逐渐产生了动摇。 1957年8月,张清荣调任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副师长,主管炮兵训练。 福州军区紧邻前线,再加上对岸广播、电台的宣传,让张清荣逐渐迷失了自我,决定放手一搏。 张清荣主动联系起台当局,制定了精心的叛逃计划。 1957年12月17日,张清荣驾驶一艘不起眼的小船在夜色中悄然向金门约定的位置开去。 张清荣叛逃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老蒋的耳中,老蒋欣喜若狂。他认为张清荣的投诚,是“反攻大陆”计划的一大利好,是对大陆士气的沉重打击。 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和“ 海量”,老蒋对张清荣可谓是恩宠有加,不仅送给他一座豪华别墅和500两黄金,还当场给他晋升到了上校军衔,并为他安排了一位“美貌动人”的“女秘书”。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瞬间勃然大怒,立即召见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要求他务必尽快处理此事,给张清荣一个“深刻的教训”。 1958年,广州公安抓住了一名国民党特务。罗瑞卿顿时心生一计,决定用反间计让老蒋帮他结果叛徒张清荣,当即让这名特务给台当局发去一封电报,意思是张清荣是诈降,不能留。 老蒋本就对张清荣心存疑虑,又曾听到张清荣鼓吹两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如今又收到了特务的电报,不禁疑窦丛生。他想起历史上那些“假投降”的案例,心中不免打了个寒颤。难道张清荣也是共党派来的“卧底”,潜伏在自己身边,伺机给自己致命一击? 老蒋的疑心病一旦发作,便如野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他开始暗中调查张清荣,派特务跟踪他,监听他的电话,甚至翻查他的垃圾。张清荣的一举一动,都被置于放大镜下,稍有不慎,便会被解读为“通敌”的证据。 起初,张清荣并不知情,还沉浸在“荣华富贵”的喜悦之中。他拿着老蒋赏赐的黄金,购置了豪宅,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身边还有老蒋“特意”安排的美女相伴。 然而,好景不长,他渐渐发现周围的人看他的眼神变了,充满了警惕和怀疑。他的电话经常被莫名其妙地切断,他的行踪也总是被人跟踪。就连那“赏赐”的美女,也似乎对他若即若离,眼神中充满了探究和戒备。 张清荣心中开始不安起来,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掉进了陷阱。他想要向老蒋解释,证明自己的忠诚,但却发现自己百口莫辩。 老蒋对他越来越不信任,甚至开始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将他软禁起来。 与此同时,大陆方面也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向台湾释放“张清荣是诈降”的消息。 他们利用广播、报纸等媒体,大肆宣传张清荣的“罪行”,并声称他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些消息传到台湾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国民党内部的疑虑和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不少人开始相信张清荣真的是共产党派来的间谍。 他们纷纷向老蒋施压,要求严惩张清荣,以儆效尤。 老蒋本来就对张清荣心存芥蒂,如今内外压力之下,更是难以承受。他最终下定决心,要将张清荣除掉,以防后患。 1958年10月,台当局以“间谍罪”,秘密处决了张清荣。张清荣曾经对着大陆嘲讽,要去台湾过好日子,不到一年却落得如此下场,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1957年,解放军副师长张清荣驾驶小船跑到台湾,毛主席大怒,立即叫来公安部部长罗
新霖谈历史
2024-09-25 16:33:0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