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宦官鱼朝恩派人掘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得知后并不生气,说:“过去我带兵打

新霖谈历史 2024-09-25 17:33:19

有一次,宦官鱼朝恩派人掘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得知后并不生气,说:“过去我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我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的祖坟被掘,这一定是我的报应来了,不必怪人。” 郭子仪出身武将世家,自幼习武,精通兵法。他并非出身于传统的世家大族,而是通过武举考试进入仕途。唐朝的武举制度为庶族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郭子仪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进入军队后,郭子仪先后在名将王忠嗣、哥舒翰的麾下效力。这两位都是唐朝中期著名的边关将领,长期戍守边疆,抵御外敌入侵,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郭子仪在他们身边学习和磨练,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军事素养,也学习到了统兵作战和管理军队的经验。 在边关的岁月里,郭子仪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他作战勇敢,指挥若定,深受将士的爱戴。史书记载,他“临敌应变,动合时机,每战必胜”,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些早年的经历,为郭子仪日后平定安史之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叛乱席卷了整个北方地区,唐王朝岌岌可危。面对如此危局,唐玄宗仓皇逃往蜀地,而郭子仪则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率部讨伐叛军。 郭子仪临危受命,与另一位名将李光弼联手,先后在常山、沙河、嘉山等地大败叛军悍将史思明、蔡希德,河北各郡纷纷反正,迎接郭子仪的军队。 唐肃宗李亨即位后,郭子仪升任兵部尚书,不久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以兵部尚书、平章事衔兼领陇右、河西、朔方三镇节度使,随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先后收复京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在整个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当居首功,不免引来旁人妒忌,尤其是宦官鱼朝恩。 鱼朝恩是唐肃宗李亨的心腹宠臣,军事上一窍不通,却被李亨任命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用来节制九大节度使,唐军在邙山之战中被史思明大败,就是拜鱼朝恩的瞎指挥所赐。 郭子仪军功大,威望高,鱼朝恩素来嫉妒,多次向李亨进献谗言,比如相州之败,鱼朝恩就把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郭子仪身上,导致郭子仪兵权被夺,沦为一个闲官。 河中事变爆发后,李亨又想到了赋闲的郭子仪,重新启用,任命其为北庭、河中、朔方、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并封爵汝阳郡王。 公元762年5月,李亨病逝,唐代宗李豫即位,宦官程元振趁机进谗言,罢了郭子仪的副元帅之职。 次年10月,吐蕃进攻长安,唐代宗出逃,又将郭子仪请了出来,任命其为副元帅,郭子仪再次收复京都,但功劳却被率神策军迎驾的鱼朝恩夺走了。 唐代宗因此对鱼朝恩倍加宠信,神策军自此成为皇城禁军,由鱼朝恩统领。靠着神策军这支精锐武装,鱼朝恩一时成为权倾朝野的大人物。 鱼朝恩掌权后,还是没忘记扳倒郭子仪。有一次,他派人将郭子仪的祖坟掘了,这件事在京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担心手握重兵的郭子仪会起兵报复。 不久,郭子仪从前方赶回,入京觐见,唐代宗提起了这件事,并安慰了郭子仪,然而郭子仪却说:“过去我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我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的祖坟被掘,这一定是我的报应来了,不必怪人。” 唐代宗闻言大为欣慰,就连始作俑者鱼朝恩都被感动到了,便邀请郭子仪同游章敬寺,以示尊敬和友好。 外界都谣传这是鱼朝恩摆下的鸿门宴,因此老部下纷纷劝郭子仪带卫队去赴约,但郭子仪仅仅带了几个家童前去。 见面后,鱼朝恩见家童都有戒备神情,很诧异地问原因。郭子仪坦率地把谣传告诉鱼朝恩,末了说:“所以我只带了八个家童来,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动手时,还要煞费苦心地布置一番。” 鱼朝恩听后,内心大为感动,说道:“如果不是郭令公您这样宽厚待人,这种谣言实在是叫人不能不起疑心呀。” 此后,鱼朝恩再也没有为难过郭子仪。

0 阅读:1
新霖谈历史

新霖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