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一天,这会儿能聊聊我感兴趣的一些动态,第一条先给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演变。

真的不是郑小康 2024-09-25 22:12:30

出差一天,这会儿能聊聊我感兴趣的一些动态,第一条先给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演变。

昨天广汽传祺和华为官方表示双方的合作既不是智选车也不是 HI,其实除了这俩,官方公开的还有一种零部件供应模式。

实际上截至目前华为和车企一共出现了 4 种模式,第一是智选车模式,众所周知的赛力斯、江淮、北汽、奇瑞,这是由华为 CBG 定义的模式,是一种华为介入最多的模式。智选模式包括设计、产品定义、渠道、零售、营销、用户服务、质量体系、供应链、制造、及智驾、座舱、电驱...智能电动平台,都由华为把控或提供。

第二是极狐、阿维塔,这是典型的 HI 模式,这个模式是华为车 BU 定义的,主要是智能电动平台和部分双方联合营销。

第三种模式,是超出了华为定义的,主要是今年的岚图梦想家和昨天广汽传祺,简单来说,就是车企只选了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至于电子电气架构、底盘平台、电驱这些,华为没有展示出和车企自研的产品的巨大优势,车企没兴趣。

第四是零部件供应模式,也是由车 BU 定义,但这甚至都不能称其为一种「模式」,哪个供应商给车企供应零件不是这种模式?典型代表是给仰望、上汽飞凡供应的问界 M9 同款 AR-HUD。

这四种模式是逐步演进的,智选绑定最深,商业成功概率最高,零部件供应,能不能卖好取决于车企了,和华为没啥关系。

那么第三种这个模式,对比 HI 和智选,在功能体验上会有差异么?

应该说整体区别不大,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比如,ADS 3.0 有一个路面自适应 AEB,需要拉通底盘域和智驾域,对系统的延迟要求非常高,如果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联合优化起来肯定不如全系华为来得好...

但对车企来说,实际上华为最有吸引力的就是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了。

0 阅读:0
真的不是郑小康

真的不是郑小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