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为了延续张家香火,张謇在原配妻子的安排下,纳了一房小妾,可小妾迟迟不怀孕,妻子着急道:“这个不行,那就再纳一个!”可第二个不仅也不行,还一生气,出家当尼姑了。 “为啥别人都能生,就是我生不了,我都生不了了,怎么还有脸待在这里?” 张骞的妻子徐氏经过第二个妾室管氏的屋子的时候,发现里面传来瓷器破碎的声音,她叹了口气,心中想着:“怎么又来了。”推门走了进去。 “见过夫人。”管氏看到徐氏来了,一边抽抽搭搭地哭泣,一边起身行礼。 徐氏上前将她扶起,她劝了管氏很久,告诉对方子嗣乃是天定之事,强求不来。 只是管氏怎么也想不通,在一天清晨,她拿出了当初去寺里求子时找住持要的衣服,带着一个包裹,独自一人去了离张家最近的尼姑庵。 等到张家众人起床时,管氏已经走了,只留下了一封信,上面写着自己不能给张家留下子嗣,没脸再待在张家。 张骞的母亲看到这封信之后大怒,他们直接跪在地上。开始哭泣:“我命苦啊,给你娶了三个女人,一个争气给你留下儿子的都没有,如今这女人居然还跑到尼姑庵去了,简直岂有此理。” 看着自己的婆母这个样子,徐氏也很难受,子嗣问题也是自己和丈夫的心病啊。 张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在四岁的时候就熟读《百家姓》,《千字文》等,十五岁就考上了秀才,张骞考上秀才的时候,他的父母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大家都说着吉利话,张家人自己也觉得,他们家是不是要出“天子门生”了。 然而科举考试的结果。谁也说不准,就在张骞考中秀才之后十多年,他都没有在科举考试上再进一步。 虽然做官光宗耀祖暂时是没办法了,但是成家还是要成的,于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张骞娶了徐氏为妻。 徐氏家里家外一把抓,是一个管家能手,但她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有儿子。 徐氏其实还是给张骞生了一个女儿的,只是这个女儿后来夭折了,自那之后,徐氏就再也没能生育。 眼看徐氏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张家的长辈和徐氏自己都急了,他们开始给张骞纳妾。 张骞第一次纳妾是在1897年,他们选择了陈氏,然而不知道是信息没到位还是媒婆太能骗,陈氏居然是一个病秧子,嫁到张家来之后三天一感冒,五天一发烧,有时甚至连床都起不来,张家父母看到陈氏这副样子,大怒,暗地里不知将媒婆骂了多少遍。 最后徐氏和张家父母都发了狠:“既然一个不行,那就再纳一个!” 于是管氏进门了。 然而徐氏和张家父母都没想到,这个管氏是个异类,她作为妾室,一不给主母请安,二也不讨夫君欢心,她整日里就忙着一件事—生儿子。 有时张骞想要去徐氏房中歇息,管氏都能硬将张骞拉走,理由是徐氏已经生不了儿子了,只有自己能生。 徐氏气得要死,可想着自己如今膝下空空,只能忍了。然而让人意外的是,管氏的肚子也迟迟没有动静。徐氏原本以为,管氏既然没有怀孕,总该安静一点了吧,可这管氏偏不,日日在家里摔盆砸碗的,闹得家里不得安宁,张骞又是个文人,不想采取太激烈的手段,只能由着她闹,最后她居然还去了尼姑庵。 这下徐氏也被吓着了,但是张骞的母亲不愿意就此放弃,她决定继续给儿子纳妾,一定要留下香火。 于是,第四个妾吴氏和第五个妾梁氏进门了。 别说吴氏还真是争气,她给张骞生下了一个儿子,只是在生子的时候,吴氏大出血,张家所有人在听到稳婆的话时,几乎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声:“保小。” 张骞的母亲也拿出了自己的镇宅之宝—一支百年人参给了吴氏,在人参的帮助下,吴氏顺利产子,自己也熬了过去。 得知自己终于有后了,张骞和母亲都高兴疯了,张家的族老连夜开了祠堂,给祖宗上香,从此吴氏在张家的地位可谓是稳如泰山,梁氏和陈氏都只有羡慕的份了。 “有子万事足”的张骞也管不了许多了,他每天就陪着儿子,他和吴氏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不久,徐氏去世,吴氏也被扶正了。 张骞求子的历程背后是古代女子艰难处境的缩影,其实张骞迟迟不能得子,未必就没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那个时候人们意识不到这些事情,将没有孩子的过错全部算在女子身上,这多少有些不公平,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认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事已经少了许多了。
1897年,为了延续张家香火,张謇在原配妻子的安排下,纳了一房小妾,可小妾迟迟不
超哥评历史
2024-09-26 12:21: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