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国为秦岭隧道工程向德方洽购盾构机,德国方面傲慢地开价:每台3.5亿,爱要不要,概不讨价,中方项目负责人陷入两难:买?还是不买?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文章内容有可靠的信息来源,全部赘述在文章末尾。) 咱们今天聊的这个故事,得从1997年说起,那会儿,中国正琢磨着要在秦岭山下打个大洞,修条铁路。 这可不是小工程,秦岭山高路远的,地质还复杂得很,用老方法挖,那得挖到猴年马月去? 传统挖隧道有两招:一是用铁锹铁镐,一锹一铲地挖,慢得跟蜗牛似的,一天才能前进那么几米,二是炸,直接把山炸开,可这秦岭的石头,硬的软的都有,一个不小心炸出个大窟窿,那可就热闹了。 正当工程队的小伙子们挠头的时候,有人提了个主意:咱们去德国买个盾构机吧!这玩意儿可是挖隧道的神器,能一边挖一边加固,又快又安全。 中铁隧道的负责人一听,眼睛都亮了,可是等他们找到德国厂商一问,差点没背过气去,德国人翘着兰花指,眼睛朝天,开口就是:“一台3.5个亿,爱买不买!”这价钱,够买下半个北京城了! 负责人心里直打鼓:买吧,肉疼,不买吧,工程进度跟不上,左思右想,最后一咬牙一跺脚:“买!”还一口气买了两台,生怕到时候不够用。 可万万没想到,这买卖一做,麻烦事儿就来了,这两台盾构机到了工地,中国工程师们兴冲冲地要开工,结果发现说明书跟天书似的,看不懂!没办法,只好又找德国人。 德国工程师来了,一天要价800欧元,这价钱,够请个国际巨星来唱歌了,更让人气愤的是,这两台盾构机居然是二手货!就跟买了辆二手法拉利,结果发现是辆套了壳的拖拉机似的。 这下可好,不光花了冤枉钱,还天天出毛病,每次一坏,就得请德国工程师来修,那些德国人还故意拖延时间,一天天地吸血似的往外掏钱。 这段经历,可把中国工程队的同志们给憋屈坏了,他们看着这些高科技的大家伙,心里直痒痒,可就是摸不着门道,德国人守着机器跟守着宝贝似的,生怕中国人学去了他们的“秘诀”。 就这样工程是完成了,可中国人的心里憋着一口气:凭啥我们就不能自己造这玩意儿?这口气,可不是白憋的。 它成了中国人追赶世界先进科技的动力,也为后来的“盾构机奇迹”埋下了种子,2002年,国家一声令下,把盾构机研究列入了重点项目。 中铁隧道立马组织了18个精兵强将,开始了“盾构机大冒险”,这帮小伙子们可真不容易,盾构机这玩意儿可不是个简单货色。 它涉及的学问多着呢:机械、土木、液压、测量、力学,样样都得懂,更要命的是,这家伙有3万多个精密零件,2000多个控制点,你想想,这不就跟组装一台超级电脑似的吗? 而且还得保证这些零件在泥土里、水里都能正常工作,这难度,简直比登天还难!最难搞的是刀盘,这可是盾构机的“大脑”。 它得像个巨型绞肉机,能啃石头、嚼泥巴,还得把嚼碎的渣滓吐出来,关键是,这刀盘得像陀螺一样稳,转起来不能抖,不能卡壳。 为了这个刀盘,工程师们可没少费脑筋,光是实验就做了几千上万次,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中国自己的盾构机终于问世了!这可把大伙儿高兴坏了,恨不得敲锣打鼓地庆祝一番。 但是造出来容易,好不好用还得实践检验,正好成都地铁要修建,这不就是现成的试验场吗?于是,中国盾构机和进口盾构机在成都地铁工地上来了个“擂台赛”。 结果可把人乐坏了,咱们的国产货不比洋货差,有些地方还更厉害呢!更让人高兴的是,国产盾构机的价格只有2500万到5000万,比起德国那动辄几个亿的价格,简直是白菜价! 这下可好,国内的工程队都抢着要用国产盾构机,一时间风头无两,尝到甜头的中国工程师们可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他们琢磨着:咱们的盾构机这么好,为啥不卖到国外去呢? 说干就干,中国盾构机开始了它的“环球之旅”,刚开始外国人还不太相信中国货,没关系咱们有的是办法。 价格便宜是咱们的杀手锏,德国人要3个亿,咱们只要2500万,这价格一出,可把那些外国客户给吸引住了。 就这样中国盾构机从当年的“买不起”,变成了如今的“卖得欢”,这一路走来,可真是不容易。 看完此文章之后,各位看官们如果有什么类似的经历与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来源: 美日德长期垄断,德国要价3.5亿!中国用15年把盾构机做到第一——2021年04月26日
1997年,我国为秦岭隧道工程向德方洽购盾构机,德国方面傲慢地开价:每台3.5亿
碎舟趣事
2024-09-27 11:24: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