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青岛一扫厕所老头听闻原子弹炸响忍不住失声大哭,他哽咽地说道:“这……

超哥评历史 2024-09-27 19:14:59

1964年,青岛一扫厕所老头听闻原子弹炸响忍不住失声大哭,他哽咽地说道:“这……这本该是我做的……”   “这本该是我来做的啊,本该是我来做的......”青岛医学院的一间厕所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抱着手里的拖把,又哭又笑,好像疯了一般。   看到这个疯子般的扫厕所大爷,来上厕所的人都害怕的退避三舍,回去就和自己的同事说起了闲话:“扫厕所的大爷脑子是不是不正常,我看他在厕所抱着拖把又哭又笑的,真吓人。”   “嘘,别瞎说,你知道那个大爷是谁吗?他可是“中国爱因斯坦”束星北,是个物理天才呢。唉,他这样应该是受到刺激了吧......”   的确,束北星是受到刺激才会如此癫狂的,因为刚刚传来一个好消息,让全国人民振奋不已的好消息:   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这一天,随着罗布泊传来的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标志着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了。   这颗原子弹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辛勤付出,而被看做是中国爱因斯坦的束北星,却和这颗原子弹没有丝毫的关系,甚至只能在医学院扫厕所,这让他如何不失落。   可细细想来,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都是自己间接造成的,当初明明有一个能够研究核弹的机会,却被他自己亲口拒绝了。   1907年束北星出生于江苏江都县的一个名门望族,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恰逢时代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他对物理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对爱因斯坦更是崇拜无比。   1928年束北星踏上出国留学之路,先后去了堪萨斯州拜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名校学习物理知识,并和很多物理届优秀学者成为朋友,他崇拜的偶像爱因斯坦也和他成为忘年交。   1931年束北星学成归国,他立志要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的学子,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物理人才,因此他进入国内高校成为一名物理讲师,专心教学的同时,还积极的进行了科学研究。   不可否认束北星是有才且能力出众的,但他从小就没有遇到过除了学习之外的挫折,这也导致他性格非常的耿直,这种耿直在科学研究上是好事,但在人际交往中就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段时间后,伴随束北星一起出现的都是“恃才傲物”“看不起人”等不好的评价。1952年他的好友王淦昌对他发来邀请,希望他能去中国科学院工作。   面对邀请束北星直接拒绝说不去,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他认为科学院真正搞科研的人太少,自己去了会看不惯那些人。   就是因为这番口无遮拦,为他后期被下放接受劳动改造埋下了伏笔。这样性格的人,除了至交好友外,没几个人能看得惯的,多的是想拉他下神坛的人。   1960年,束北星被开除公职,原因是他言辞太过激烈,不久他被调往青岛医学院接受劳动改造,主要的任务就是扫厕所。   在束北星去青岛医学院扫厕所没多久,国家就秘密安排一批物理学者前往罗布泊研制原子弹,大部分人束北星都认识。   束北星做梦都想用自己所学为国家做出一份贡献,可最终却只能偏安一隅,老老实实的扫厕所,如今原子弹试爆成功,却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怎么会不失落呢。   束北星改造期间,虽然一直在学习,想法设法进行科学研究,并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写出来,但是最终还是因为所谓的历史问题,论文都没能成功发表。   他也曾写信给相关领导,说自己愿意邀请国外的好友来协助国家研发核武器,但还能等回复,中国的原子弹就已经成功爆炸了。   就在束北星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扫厕所时,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学生李政道在周恩来面前提到他,他才得以放下扫了12年厕所的拖把,重新站在科研的第一线,这个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   复出后的束北星,在生命最后的几年内,为国家的科研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真正的实现了他的目标:用自己的知识报效国家!   我相信如果没有那扫厕所的12年,束北星一直站在科研第一线,那他能做的会更多,成就也会更大,甚至诺奖都是有可能的,毕竟他是公认的天才,是“中国爱因斯坦”。   满腹才华,却因性格难以施展,满腔报复,最终却怀才不遇;但即使身处逆境,却依旧心怀祖国,一心只想报效国家。束北星是真正的爱国者,让我们向束老致敬!

0 阅读:11
超哥评历史

超哥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