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对战争的苦涩记忆刻骨铭心,它已无力再承受更多战火的侵袭。从1975年至1990年的漫长内战,到2006年与以色列的激烈冲突,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砖一瓦都似乎铭记着过往的苦难。 近期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升级,让这份平静下的暗流再次汹涌,尤其对像贝鲁特州长马尔万·阿布德这样的人而言,局势的恶化令人心忧如焚。他说,这不仅仅是战争的延续,更是对这个国家心灵的一次重创。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黎巴嫩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通讯设备爆炸导致的惨重伤亡、针对真主党高层的暗杀频发、以及空袭造成的毁灭性破坏——特别是贝鲁特市中心,那些用以保护生命的掩体竟也未能幸免,真主党领袖哈桑·纳斯鲁拉的离世更是让整个国家笼罩在悲痛之中。 “这是黎巴嫩最黑暗的时刻,”阿布德沉重地表示,他强调自己与真主党无涉,但这份痛苦是全民共有的。“我心痛不已,为无辜平民的伤亡感到震惊,更为国际社会的沉默感到寒心,仿佛这里的苦难被世界遗忘。” 夜幕降临,贝鲁特烈士广场,那里成为了逃离达希耶战火、无家可归者的临时避难所。昨夜,无数家庭在这片空地上度过了难眠之夜,而今,他们依旧徘徊,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这正是当前黎巴嫩民众的普遍写照。 当被问及以色列的意图时,阿布德的声音里透露出无奈与愤怒:“我不清楚他们的具体计划,但我知道,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杀戮。愿上帝保佑这片土地。” 临别之际,他的言辞充满了哀伤:“这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一天。”
黎巴嫩贝鲁特市长:这是我人生最难熬的一天
在左聊国际
2024-09-29 10:00:14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