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大学健康护航行动:关注HPV科普,携手共建健康防线,加快消除宫颈癌 今年开学季,长三角大学健康护航行动正式启动,主题为“幼苗保护青年,健康校园”。该行动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一系列HPV健康科普活动和HPV疫苗接种专项活动融入校园生活,增强师生的HPV防护意识,提高HPV疫苗接种率,帮助我国消除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持续的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宫颈癌也是一种可以通过HPV疫苗预防的癌症,病因明确。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主任余金明作为该行动的发起人之一,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会长表示:“长三角大学健康护航行动的核心是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加强大学师生的“知识、信仰和行动”。为了保护和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我们积极与多个部门合作,在长三角60多个城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和社区开展全面的人乳头瘤病毒科普教育。预计将覆盖280多所高校,造福近160万新生。希望通过HPV科普讲座、HPV疫苗接种专场、社交媒体HPV科普宣传等线上线下、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多元化HPV科普活动,提高师生对HPV的认知,提升HPV疫苗接种意愿。同时,我们也希望长三角地区的科普行动能够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到达中国更多的城市和大学。 ” 长三角地区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号召,纷纷采取行动。例如,上海海关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乳头瘤病毒健康科学活动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并邀请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对大学生常见的性健康问题,如性知识、营养健康、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预防、疫苗接种等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上海海关学院作为首批上海心理学会“青春期和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高度重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连续四年获得国家“青年健康校园”项目,每年开展一系列活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关注青年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项基于人群的中国多中心研究表明,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分布为“双峰”:第一个高峰为“17-24岁”,第二个高峰为“40-44岁”。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荣誉主任郑伟说:“大学生一般都是‘18-22岁’,正处于第一高峰,部分教职工正处于第二高峰‘40-44岁’。研究表明,HPV感染的概率较低,HPV疫苗对未感染者的保护效率较高。HPV疫苗作为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 ” 目前,我国9-45岁的女性可接种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针对不同HPV疫苗价格的差异,郑伟说:“目前市场上有三种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我们所说的‘价格’是疫苗覆盖的HPV类型。二价HPV疫苗预防HPV16、约70%的宫颈癌是由两种高危类型引起的。除了预防HPV16外,四价HPV疫苗在二价的基础上、除了18种高风险类型外,HPV6还被覆盖、这两种低风险类型会导致90%的尖锐湿疣感染。九价HPV疫苗覆盖了九种HPV类型,也覆盖了中国女性流行的HPV52、58种高危疫苗可预防约92%的宫颈癌。我们呼吁适龄妇女根据自己的健康保护需要选择接种HPV疫苗,以便在疾病预防方面给自己更多的保护。 ” 据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等100多所大学在开学季节开展了长三角大学HPV科普系列活动,包括安排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开展HPV疫苗接种专项或绿色通道等。未来,长三角大学健康护送行动将联动更多的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继续深化人乳头瘤病毒科学教育,促进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普及,创造更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加快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建设健康中国。
长三角大学健康护航行动:关注HPV科普,携手共建健康防线,加快消除宫颈癌 今年
闲游看社会
2024-10-01 12:00: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