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孙悟空型人格# 取经路上关关难过关关过。
眼下的国庆档大银幕上,肖央像孙悟空一样用72变演绎三部不同类型的作品、三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从一个唱《老男孩》、《小苹果》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手,到银幕作品越来越多、演技越来越受认可的演员,肖央的成长,用“一路开挂”来形容,都不嫌夸张。他的这条“开挂之路”,离不开他在生活里的磨练与积淀,更离不开他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与揣摩。
重点拿“郑立棍”和“崔大路”来举例:
肖央在《出入平安》里对“郑立棍”一角的塑造,颇为惊艳。这个角色有着复杂的性格特点,有混不吝一般的嘶吼、有桀骜不驯的狡猾、有极具张力的痛苦、亦有大义凛然的抉择,他将“郑立棍”这个小人物的多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浴火之路》里,肖央饰演的“崔大路”,看似痞气十足、粗野易怒,实则重情重义,内心虽有恐惧甚至绝望,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展露出生猛刚毅的力量。肖央赋予角色的那种江湖气,让人对“崔大路”颇为好奇,而后展现出的选择,则能生出好感。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却又都流淌着矛盾、挣扎、真实的底色。尽管这些角色都属于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的小人物,但最终传递出来的,仍然是带有希望的力量感。
可以说,肖央对小人物的演绎,总能呈现出包含了喜怒哀乐与矛盾挣扎的复杂性,但又总能给这类小人物种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在故事的结尾带给观众一份温暖有力的印象。
银幕上的角色能从困境中延伸出希望,能在绝境中长出有生命力的枝芽,离不开演员在银幕后的生活积累与沉淀——只有演员自身有那份希望的信念,才能反哺给角色以真实的呈现。
肖央给人的感觉是:他在挑选角色的时候,似乎考量的不是那种讨喜讨巧的“完美型”角色,而是更愿意去尝试更为丰富的、复杂的角色。作为演员,他更为看重角色本身能带来怎样的层次变化,也更看重角色是否能给观众带来力量感或具备社会意义,而不是一味沉浸在那种相对轻松的舒适区。
肖央的好戏,还会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