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烈士的儿子彭云定居在美国,中国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发展,彭云的回答充满了现实和无奈。 “我没有完成母亲的遗愿,但我已经很努力在做了。” 彭云的回答充满了现实和无奈,当时他学的是计算机,而我国的计算机条件还没有现在那么完善。 很多技术上和软件上的问题,彭云都没有办法在国内找到答案。他是一个对于学术有着极高追求的人,一搞起学术研究,他自己会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喝水,眼里就只剩下研究了。 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这份好学,所以他才能在学术上有那么多的成就。可即使在学术上的成就高,他自己也有遗憾。他的母亲江姐,也就是江竹筠,一辈子为了党和国家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临死之时,知道自己有可能再也见不到儿子了,她还给儿子写下了遗书,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好好的为国家做贡献,好好的为共产主义奋斗,好好的建设新中国,她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希望儿子能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从小到大,彭云都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母亲的一辈子都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虽然他和亲生母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母亲的这种想法一直在深深的影响着自己。 也正是因为秉持着这种遗志,他才那么努力的学习,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小时候,他的成绩非常优异,就连老师也夸他是个天才,做数学题时,他只要看一遍例题,看一遍原理,琢磨透了,不用老师怎么讲,他自己就能融会贯通。 语文课文,他更是读几遍就能够背下来。高考时,他也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军工大学。 虽然考上了大学,但彭云没有懈怠过,当身边的朋友到了星期天都出去玩时,他在图书馆学习,放假了,大家都回家时,他还是在图书馆里学习。 这份态度不仅令身边的同学们敬佩,就连老师也很欣慰。那时候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都包分配,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大,这些人才也都能够在各行各业发挥自己的价值。 他自己被分配到了沈阳的一家工厂,工资稳定,工作福利待遇好。有了工作后,一家人就开始操心他的婚事。 当时身边很多人都给他介绍对象,这些人也都有工作,长得还漂亮。介绍时,这些介绍人都说女方的条件有多好多好,让彭云好好珍惜。 但彭云最开始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直到遇到了易小冶,他才体会到了什么是心动。两个人一见面,彭云就确定了自己的心意,开始追易小冶。 那时的彭云长相帅气,学历高,能力出众,也吸引到了易小冶,就这样,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 本来,身边人都觉得,彭云这辈子很有可能就待在这家工厂里工作了,毕竟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又好,谁愿意离开这个地方。 谁料,彭云并不满足于此,他并不想当一名工人,而是想继续学习。他一直都想让找机会再提升自己的学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后,妻子也支持他,支持他去完成自己的学业梦想。 就这样,彭云考上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研究生,后来他又作为国家的公派留学生到美国留学,这一留学,他就留在了美国,再也没有回来。 也正是因此他受到了身边不少人的质疑,甚至还有不少人拿他的母亲江姐说事,讽刺他忘记了母亲遗志。江姐烈士的儿子竟然定居在美国?这样的问题一提出来,就连彭云也沉默了,所以,他的回答充满了现实和无奈。 其实,在彭云学成之后,他并没有直接留在美国,也在国内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国内工作的这段时间,也让他深刻的意识到了,国内的研究水平与国外研究水平的差距。 他如果想要在研究上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要依靠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可一旦留在了国外,自己就会面临很多人的质疑,这也与自己最开始的目标背道而驰。 他知道母亲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但碍于技术的限制,他自己并没有为国家做出多大的成就,因此他心里也倍感遗憾。 虽然彭云定居在了美国,但他的心一直在中国。我们不应该以彭云居住在哪,就定论他爱不爱国,毕竟每个人面临的情况不同。但无论如何,只要他心中有祖国,无论他在哪,都不能否认他爱自己的国家。
江姐烈士的儿子彭云定居在美国,中国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发展,彭云的回答充满了现实
超哥评历史
2024-10-04 12:17:37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