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年,令妃生下孩子还在坐月子,就被欲望缠身的乾隆帝宠幸了,在此后10内更是

超哥评历史 2024-10-04 14:17:13

1756年,令妃生下孩子还在坐月子,就被欲望缠身的乾隆帝宠幸了,在此后10内更是怀孕7次,然而多年后,考古人员却发现,令妃是朱砂中毒死亡,究竟是谁下的毒手? 要说起令妃的死因,我们不得不先谈谈令妃这个人。 年纪比较的朋友,对千禧年中国电视荧屏爆火的现象级电视剧《还珠格格》,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而在这部电视剧中,跟大反派皇后形成鲜明对比,并且在很多场合处处维护女主角小燕子和紫薇的那个人,就是令妃了。 其实这跟令妃的历史形象还挺一致的。令妃本姓“魏佳氏”,出自于满洲八旗中的正黄旗,不过她倒不算是什么满洲的名门闺秀出身,而是正黄旗的包衣,其父亲魏清泰曾任内务府的总管,属于典型的“位卑权重”,平时皇家的不少财务支出都要从他父亲这里走,所以也等于是走了家族的后门,所以在乾隆即位之初,当时不是令妃的魏佳氏,就被选入了皇宫,成为了一名宫女。 魏佳氏的运气其实是很不错的,根据考证,刚入宫的魏佳氏,被分配到了当时乾隆的孝贤皇后富察氏身边当宫女,富察氏是历史有名的贤后,跟乾隆感情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富察氏为人还非常和蔼可亲,对待魏佳氏也如同亲姐姐般照顾,两个人结下了很亲密的友谊,这也为后来魏佳氏被乾隆所宠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常出入富察氏寝宫的乾隆,一来二去也看上了魏佳氏这个含苞待放的少女,富察氏自然也是乐见被自己看做妹妹的魏佳氏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在乾隆十年,魏佳氏被封为了贵人,同年十一月,又被晋升为嫔。 到了乾隆十三年,或许是因为这年富察氏意外去世对乾隆的打击太大,乾隆倍加内疚,于是对跟富察氏有着亲密友谊的魏佳氏更加厚待,这时候她也获得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称呼:“令”,“令”这个字,对应的满文含义是“聪明的、贤惠的”,从这个封号中我们大致也能感受到乾隆对于魏佳氏的印象了,应该说在乾隆的眼里,这是个秀外慧中、聪敏端方的女孩子。或许这也是令妃收到乾隆高度宠爱的核心原因。 关于令妃有多受乾隆宠爱呢?有几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点,首先令妃应该是为乾隆生下过儿女最多的妃嫔,前后怀孕过七次,共剩下了四子二女之多,甚至于在1756年,令妃生下了乾隆的七格格后还在坐月子的过程中,乾隆就迫不及待地对令妃进行宠幸了。 对于乾隆这种一生风流,后宫妃嫔达到41人之多的皇帝来说,能得到乾隆这种青睐,堪称是一个奇迹也不为过。 其次,令妃在乾隆三十年前皇后那拉氏被废后,便成为了皇贵妃,代替皇后总摄六宫,别小看皇贵妃这个职务,基本上皇后之下就是皇贵妃,以令妃出身汉人的身份,最后能做到皇贵妃的身份,已经可以说是大清两百年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唯一了。像乾隆这种“大满洲主义”的皇帝,能为令妃破这个例,除了“真爱”两个字,找不到别的解释。 当然,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乾隆最后立了令妃的儿子,十五阿哥永琰作为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而这也让令妃在去世多年后,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个有汉族血统的皇后。 那么回到开始的问题,既然令妃这么受宠,为什么她还会身中朱砂之毒而死,真的有人敢于下毒去毒害令妃吗?影视剧中后宫那些争宠的手段,在现实中真的存在吗? 其实这就是一个历史误会了,其实令妃的死,跟争宠或者被人下毒没什么关系,更多的原因来自于古代的科技水平低下,对于科学技术不了解导致的,原来令妃虽然被乾隆所宠幸,也屡屡生子,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她的身体并不算特别好,尤其是有痛经的毛病,所以令妃经常会拜托太医院给她开一些镇痛的药物。 而在古代中医中,朱砂本身就是一种有着镇静和镇痛作用的中药,经常会被拿来配制汤剂,令妃常年养成了服用朱砂配制的重要习惯,日积月累,当然就会在身体内积累不少毒素,最后会因为朱砂中毒而死,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实话实说,令妃死的时候是四十九岁,按照古代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水平,这个年纪其实也不算特别年轻,至少不算是夭寿了,只不过跟她的丈夫乾隆活了八十九岁“超长待机”比起来,显得有些英年早逝而已。

0 阅读:216

评论列表

施学文

施学文

3
2024-10-04 15:20

历代皇帝都这样

超哥评历史

超哥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