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黑龙江哈尔滨,一男子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和前妻夫妇决心除掉

洛风阐社会 2024-10-04 18:42:13

“骇人听闻!”黑龙江哈尔滨,一男子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和前妻夫妇决心除掉这个累赘,将男子遗弃在废弃房子里,不给食物,饿死前被邻居发现后送回,此后,将男子送到人迹罕见的采石场,并多次前往查看确认,直至被活活饿死!   李某某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心里五味杂陈。谁能想到,前几个月还能下地走动的老爷子,现在竟然瘫痪了。   他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措手不及,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照顾一个瘫痪病人,光是想想就让他头大。时间、精力、金钱,哪一样都不是小数目。李某某盘算着自己的工资,再看看父亲的样子,心里直打鼓。   可是,不管怎么说那也是自己亲爹啊。李某某左思右想,觉得把老爷子送养老院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转念一想,要是被人知道把亲爹送养老院,指不定背后怎么戳脊梁骨呢。   就在李某某纠结的时候,他母亲郑某某也炸了锅。"凭什么让我照顾他?"郑某某对着现任丈夫修某发火,"我们都离婚多少年了,凭啥还得管他?"   修某也是一肚子火。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突然冒出个瘫痪病人,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他和郑某某一合计,觉得这事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你说说,光是护工一个月就得多少钱?更别提医药费了。"修某掰着指头给郑某某算账,"咱们自己都顾不上呢,哪来的钱照顾他?"   郑某某听完更来气了。她想起和前夫离婚时的种种不愉快,心里的怨气就蹭蹭往上冒。"我跟他早就没关系了,凭啥还得管他?"   就这样,三个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这个烫手山芋。李某某觉得自己是儿子,多少应该尽点孝道;郑某某认为自己早就和前夫没关系了;修某则坚持认为这不关他们的事。   争论中,有人提出干脆把老人送走算了。这个想法一出,三人都沉默了。虽然心里都有这个念头,但真要这么做,又怕惹上法律麻烦。最后,他们达成了一致:谁也不想照顾这个麻烦。   躺在床上的老人,虽然行动不便,但心里门儿清。他能感觉到儿子看自己的眼神里充满了厌烦,前妻和她现任丈夫更是连正眼都不带瞧自己的。老人心里苦啊,可又能怎么样呢?   他试着和儿子说话,想缓解一下气氛。可李某某总是找借口躲开,连正经说几句话都不愿意。老人叹了口气,心想自己怎么就成了这么个不招人待见的东西呢?   回想起从前的日子,老人眼角有些湿润。那时候虽然也有争吵,可到底是一家人。现在倒好,自己成了人人嫌弃的包袱。他多想告诉儿子,自己也不想这样,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老人默默地看着三个人的一举一动,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惹他们不高兴。他努力克制自己的需求,连口渴了都不敢开口要水喝。心里不停地盘算,自己还能在这待多久呢?   说实话,老人心里还是有点希望的。他想着,也许儿子哪天会良心发现,尽尽孝道。可看着儿子冷漠的眼神,他又不敢抱太大希望。至于前妻和她现任丈夫,老人更是不敢奢望什么了。   三人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处理那个"负担"。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决定采取极端手段。"真的要这么做吗?"其中一个犹豫了一下。另外两个瞪了他一眼,"难道你想一辈子被他拖累?"   他们制定了详细计划,分工明确。深夜,他们把那个男人弄到了一处偏僻的废弃房子。"这里够隐蔽吧?"其中一个四处张望着说。另一个堵住了房子的出口,"他跑不掉的。"   没过多久,他们又觉得不够保险。"那个废弃采石场怎么样?那里更偏僻。"于是,趁着夜色,他们又把男人转移到了采石场的一个深坑里。   "就让他在这慢慢饿死吧。"三人冷酷地说。他们断绝了一切食物和水源,还时不时来查看情况。"别心软,也别说漏嘴。"他们互相提醒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三人渐渐放松了警惕。他们开始正常生活,偶尔私下聊聊,确认没人怀疑他们。"看来我们真的摆脱他了。"他们暗自庆幸。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一个偶然的发现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有人报了警,于是警方开始调查这起失踪案。   调查越来越深入,线索渐渐指向了这三人,三人在压力下开始互相指责,最终露出了马脚。   案件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法庭审理过程中,更多骇人听闻的细节被揭露出来。三人分别受到了法律的严惩,都判了重刑。   社会各界对这起案件展开了广泛讨论。人们纷纷谴责这种泯灭人性的行为。这个案子也成了警示教育的材料,提醒大家要尊重生命、遵纪守法。   "真是太可怕了。"人们议论纷纷,"怎么会有人做出这种事?""可不是嘛,看着跟正常人一样,谁知道心里藏着这么大的恶意。""唉,这世道,人心不古啊。"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1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