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新疆的一个羊场有一只小羊出生了,饲养员激动地把小羊羔用毛巾裹起来,放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4-10-05 00:32:44

1956年,新疆的一个羊场有一只小羊出生了,饲养员激动地把小羊羔用毛巾裹起来,放进自己的被子里,就是这一只小羊羔,饲养员用它震惊了世界。   这位饲养员就是被称为“中国细毛羊之父”的刘守仁,他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在1955年就主动申请前往新疆,为的就是可以更好的进行研究。   本就是畜牧专业毕业的刘守仁,在新疆捡到了多个品种的绵羊,当时的羊毛特别的粗糙,而且杂质特别的多,于是就决定研究出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细毛羊品种。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衣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棉麻制衣,羊毛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没有适合制作的羊毛,一直以来进口,导致价格特别的贵。   刘守仁就在当地的羊场开始研究,克服了重重困难,在1968年的时候,培育出了一个新的绵羊品种,我们国家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细毛羊。   之后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养育方法和经验总结,让细毛羊的养殖更加广泛,这并没有让刘守仁止步不前,开始和澳大利亚的顶级品种进行对比研究,耗时13年培育出了“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在国际上也能够排进前列。   期间也有澳大利亚的专家进行参观考察,认为刘守仁教授培育出的品种不要于澳大利亚本地的优秀绵羊,对研究成果充分的认可。   而这一切的成果都是刘守仁夜以继日的研究下取得的,最初为了培育出第一个细毛羊品种,每天都待在羊场,甚至抱着小羊睡觉,不停地对各种羊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方法。   按照新发现的理论方法,原本要几十年的培育时间,却在短短几年内就完成,这让刘守仁一时间名声大噪,为我们国家的科研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此以后,刘守仁就在新疆生活,并且担任了新疆农垦科学院的院长,在多所高校担任教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学生们也都对刘教授十分钦佩,都将他作为自己的榜样。   刘教授的科研之路并没有停止,他带领自己的团队组建了胚胎工程、细胞克隆等多个实验室,为科研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在2023年六月,刘守仁教授在新疆石河子市逝世,他从大学毕业就扎根在新疆,为了培育出优秀绵羊品种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我国著名的绵羊育种专家,更是造福了全国人民,创造的收益数不胜数。   他们的事迹被我们记住,同样也是我们的榜样,这些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6-17——《东西问·人物丨“中国细毛羊之父”刘守仁:天山脚下育良种》)

0 阅读:0
初六睡不醒社会

初六睡不醒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