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对兄弟,因爸爸残疾,12岁哥哥选择辍学打工。谁料,26年后,他竟患上肝癌。医生说:“没救了!”然而,弟弟却红了眼:“我一定救你。” 王峰来到医院时,整个人都快散架了。他得靠人搀着才能勉强下床走路,没走几步就喘得不行,脸都青了。 肚子鼓得跟怀孕似的,脸上的肉却瘦得只剩皮包骨。看他那眼神,满是痛苦和绝望,好像已经放弃了似的。 他弟弟王官维一直寸步不离地陪在身边。医生接诊的时候,王峰已经心如死灰了。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的表情很凝重。"王先生,您的情况比较严重,已经发展到晚期,而且..."医生顿了顿,"肝脏上有明显的肿瘤包块。" 王峰听着,脸色更加难看了。 "目前来看,您的预期生存期可能不太长。我们建议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是缓解症状。"医生委婉地说,"您可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王峰听完,整个人都蔫了。他想起之前去过的几家大医院,医生们都劝他别折腾了,回家安心养着吧。 回到病房,王峰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盯着天花板。他开始考虑要不要写个遗书。想到家人,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掉。 "官维啊,"王峰转头看向弟弟,"咱别治了吧,花那钱干啥?"王官维一听就急了:"哥,你说啥呢?咱不能放弃啊!" "可是..."王峰欲言又止。他心里其实也不想放弃,可又不想拖累家人。王官维看出了哥哥的挣扎,坚定地说:"哥,只要咱不放弃,就没有绝境。" 为了照顾哥哥,王官维辞掉了浙江的工作,24小时守在病房里。他细心地照料王峰的饮食起居,经常给哥哥按摩缓解疼痛,有时候光揉脚就能揉一个小时。 王峰看着弟弟满头大汗的样子,心里又暖又酸。治病花钱如流水。之前已经花了十多万了,又向亲戚朋友借钱。王官维甚至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两兄弟的积蓄全搭进去了。 "官维,别花钱了..."王峰心疼地说。"哥,你别管这个。"王官维坚持道,"咱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你治好!" 王官维带着哥哥的病历和检查结果,跑遍了重庆有名的医院。可大多数医院都表示无能为力。但他不肯放弃,四处打听偏方和其他治疗方式,还到处找医疗救助和慈善项目。 有天晚上,王官维兴冲冲地跑进病房:"哥,我打听到南川金佛山中医院有个免费诊疗的机会,咱去试试吧!"王峰看着弟弟满怀希望的样子,勉强点了点头。 就这样,兄弟俩踏上了新的求医之路。 王官维从小就崇拜他哥王峰。在他眼里,哥哥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王峰不仅人好,还特别热心肠,这些品质深深影响了弟弟的性格。 说起来,王峰为弟弟付出的可不少。13岁那年,他主动辍了学,背着个破旧的背篓到处打零工。挣来的钱,除了给家里交伙食费,其他全给弟弟买学习用品了。 有次王官维想要本新课本,王峰二话不说就把刚领的工资全掏了。自己呢?连顿像样的饭都舍不得吃,天天啃馒头咸菜。 后来兄弟俩一起到浙江打工。王峰手把手教弟弟技术,恨不得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他。两家人还一起住了段时间,王峰没少照顾弟弟一家子。 他们还一起给父母修了新房子。那时候兄弟俩总爱坐在院子里,一边喝茶一边聊未来。王峰总说:"咱俩得好好干,让爸妈享享清福。"可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弟弟照顾哥哥了。 王峰生病后,王官维二话不说就辞了浙江的工作,带着全家回老家。从此,他就寸步不离地守在哥哥身边。 照顾病人可不是件容易事。王官维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个"全能护工"。喂药、翻身、擦洗,样样都行。为了减轻哥哥的痛苦,他还自学了按摩。 除了照顾哥哥的日常起居,王官维还得四处奔波找医生。大医院小诊所,只要听说哪儿有希望,他就往哪儿跑。 就这样,王官维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个"医疗专家"。跟医生沟通、筹措医疗费,他样样都得操心。有时候累得实在不行了,就在病房的椅子上眯一会儿。 终于,他们等来了一线希望。通过一个扶贫项目,王峰获得了在南川金佛山中医院免费治疗的机会。 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效果出奇的好。才住院没多久,王峰的腹水就明显消退了。连医生都感叹:"没想到效果这么显著。" 王官维更是高兴坏了,整天乐呵呵的。住院期间,王官维依旧寸步不离地照顾哥哥,医护人员都被兄弟俩的感情打动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峰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出院那天,他已经能自己走路了。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挑战,但兄弟俩已经下定决心要一起面对。 这段经历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也让他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无论未来如何,他们都会继续相互支持,共同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
重庆一对兄弟,因爸爸残疾,12岁哥哥选择辍学打工。谁料,26年后,他竟患上肝癌。
洛风阐社会
2024-10-05 09:43:01
0
阅读:42